首页 > 钓鱼 > 技巧 > 陶者古诗带拼音朗读,陶者的诗词

陶者古诗带拼音朗读,陶者的诗词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14 04:35:26 编辑:四国钓鱼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陶者的诗词

宋·梅尧臣《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陶者的诗词

2,陶者得作者是谁

宋朝的梅尧臣
宋·梅尧臣《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陶者得作者是谁

3,陶者 赏析

主旨 揭露封建统治者对贫苦劳动人民的剥削,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手法 以环环相扣的对比,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风格古朴平淡。

陶者 赏析

4,独坐敬亭山 陶者 竹里馆 舟夜书所见怎么背 搜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宋·梅尧臣《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舟夜书所见 清?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5,古诗陶者解释

挖尽了门前泥土用来做瓦,可是自己屋顶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人寸指不沾泥土,却居住着瓦片如鱼鳞的高楼大厦。
简单点说:这个社会真 他 妈 悲 剧 啊
宋·梅尧臣 《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诗词大意; 挖尽了门前泥土用来做瓦,可是自己屋顶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寸指不沾泥土的人们,却居住着瓦片如鱼鳞的高楼大厦。

6,陶者的全诗是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双手)不沾泥,磷磷居大厦。
宋·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今译〕挖尽了门前泥土用来做瓦,可是自己屋顶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人寸指不沾泥土,却居住着瓦片如鱼鳞的高楼大厦。〔赏析〕揭露封建社会不劳而获、反映劳动者疾苦的诗篇,古代有很多,但从唐人孟郊的《织妇词》到宋人张俞《蚕妇诗》,多着眼于衣着。郑谷的《偶书》,于濆的《辛苦行》虽从耕者腹长饥入手,但总的来说,题材仅限于男耕女织。相比之下,梅尧臣此诗写烧窑工人,就显得十分新颖。这两句有的本子作“十指不沾泥,”“十”字似不如“寸”字尖新,极富家子的根本不劳动。而以“鳞鳞”形容大厦,开象也非常鲜明。诗人用字简练,含意深刻,读之发人深省。

7,陶者古诗内容

《陶者》宋代: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释义: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注释:1、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2、陶:同“掏”,指挖土烧瓦。3、无片瓦:没有一片瓦。4、沾:同“沾”。5、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大厦:高大的屋子。作者简介: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扩展资料:梅尧臣此诗写烧窑工人,显得十分新颖。这两句有的本子作“十指不沾泥,”“十”字虽不如“寸”字尖新,但也写出了富家子的根本不劳动。而以“鳞鳞”形容大厦,形象也非常鲜明。诗人用字简练,含意深刻,读之发人深省。《陶者》属于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前二句以对比道出,后二句亦以对比道出,前二句与后二句更以对比鲜明令人惊叹。《陶者》一诗正以这种环环相扣的对比,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风格古朴平淡。从《陶者》即可看出,梅尧臣不断观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在生活场景和人生经历中开拓、寻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题材,或在写前人写过的题材上翻新,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的风气。梅诗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是梅诗的创造与追求,也是宋诗的审美取向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陶者搜狗百科——梅尧臣
1、原文:《陶者》宋·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2、译文: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3、赏析:从《陶者》即可看出,梅尧臣不断观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在生活场景和人生经历中开拓、寻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题材。梅诗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是梅诗的创造与追求,也是宋诗的审美取向。4、作者: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
文章TAG:陶者古诗带拼音朗读陶者古诗拼音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钓鱼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