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钓鱼 > 技巧 > 自动找底跑铅子线双钩钓法,什么是跑铅钓

自动找底跑铅子线双钩钓法,什么是跑铅钓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02 07:34:10 编辑:四国钓鱼 手机版

1,什么是跑铅钓

所谓“跑铅”是指将浮标调整到子线弯曲至铅坠触底的这个区域,也就是钓的非常钝。这种办法是将浮标信号控制在完全真实的死口上,主要被竞技选手用在对付杂鱼闹窝,以及信号过多、过乱。
昨晚刚看了程宁钓鱼的一 部分课程,刚好讲到了这个!建议楼主有空去看看、

什么是跑铅钓

2,请问什么是跑铅钓法

“跑铅钓法”可分为四种。即,“大跑铅”、“底坠跑铅”、“小跑铅”与“活铅”。6 1、大跑铅:类似于传统钓法——铅坠是平卧于水底的。浮标的调整较为简单,只要铅坠能把浮标全部拉入水中即可。注意!是全部拉入水中。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让铅坠能够平卧于水底。“大跑铅”的子线一般都不长(10公分左右)且柔软性要好,这样有利于鱼的吞食和快速的传递鱼讯。垂钓时根据需要将浮漂调到露出水面的目数。5大跑铅”的特点:·调钓方便、操作简单、钓组的要求不高。 2·能有效的避免杂鱼闹漂、小动作几乎没有。3·鱼讯明显且和中鱼率的对应关系好。4·利于初学者、视力弱者使用。缺点是浮漂反映迟钝,易位鱼吃钩时察觉而逃避。

请问什么是跑铅钓法

3,钓鱼找底的全部过程

找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粗找底、细找底和精找底,现介绍如下。一、粗找底1、在8字环上绑好双钩以后,在铅皮座上缠绕铅皮,铅皮的重量要大于浮标的浮力,也就是钓组入水后,铅皮能直接拉黑浮标。缠好铅皮后,钓者需要反复将钓组抛向钓点,并慢慢调整标座可以挂饵施钓了。这时钓者对钓点的水深已有了初步了解,但是掌握的信息不够精确。接下来,钓者就需要进行细找底了。二、细找底细找底是一项功夫活儿,如果在钩子上挂重铅找底,铅坠会深陷淤泥,导致找底失准;而在钩子上挂重饵找底,虽然可以边找底边打窝,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是很好掌握,因为饵料的雾化速度会直接影响到找底的精确度。所以,笔者建议大家准备几块0.5厘米和1厘米见方的无味深色软橡皮,用它来找底不仅不会被小鱼抢食,而且橡皮的比重相对较小,不至于完全陷入淤泥中。所挂橡皮的分量以刚好能把浮标的调目缓缓压入水中为宜。
下钩用铅皮找就行了

钓鱼找底的全部过程

4,如何在垂钓中使用双坠钓法

双坠钓法的特点是能使钩饵快速到位、有效避免小杂鱼在中上层水域抢食,而且这种钓法在底钓时能兼具灵敏性,在对付杂乱口时能过滤掉一些乱信号,又能准确体现出对象鱼的中鱼信号。  双坠钓法,故名思议是一副线组上安装有两套铅座。其中,一副铅坠卧底,形成“跑铅”(要拉开锁定铅坠的太空豆约3厘米~5厘米距离,使其成为活坠儿),另外一副铅坠处于悬浮状态。下铅皮座与上铅皮座相距5厘米~10厘米。  在双坠钓组中,值得注意的是铅座和子线的长度。铅座长度要比正常悬坠钓铅座相对短些(1厘米以内),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阻力。子线长度要视鱼情而定,如果杂鱼闹钩严重,可适当使用长子线;对象鱼在底吃饵较活跃(当然也有杂鱼闹),可使用短一些的子线(5厘米~10厘米),这样能更准确地反映出对象鱼的咬钩信号。  在调浮标时,首先将向最下面的铅皮座缠上铅皮,按正常调浮标的方式调标。调至到正常状态后(如调平水或两目),将此铅皮座上的铅皮全部拆下,移至上面的铅皮座上。之后在下铅皮座上加铅,所加铅的重量是上铅皮重量的一倍左右。找底和确定钓目,基本是本着上铅调几目钓几目的原则并根据鱼情微调1目~2目。  采用双坠钓法,施钓环节中比较重要的是抛竿。当将钓组打出时,一定要打满竿,随即要深压水线(不要后撤钓竿),利用压线将浮标带回一定距离。之后,在浮标到位瞬间,前送钓竿一定距离,目的是使浮标快速回升到位(浮标到位瞬间会有下行惯性),另外是保持浮标与钩饵的垂直性。  通过长时间实践,双坠钓法在底钓鲫鱼时效果非常好!即便是使用软黏拉饵底钓,也能穿透上层小杂鱼的包围圈,而且到底后能高频率命中鲫鱼。
双坠是在台钓的基础上,根据特殊的鱼情演变出来的。正常鱼情台钓就很适合

5,钓鱼如何快速准确的找底

钓鱼是经验活,需要时间磨练积累
1、配好线组选定浮标以后,在铅皮坐上稍稍多裹一点铅皮,使铅皮的重量大于浮标的浮力,把线组抛进水里,浮标没入水中,此时向上捋浮标,直到浮标露出水面2目,此时铅坠触底,从浮标2目处到铅坠的距离就是你钓点的实际水深。 2、把浮标向钩子方向捋长子线长度加5到10公分,一点一点修剪铅皮,修完一次就把钓组抛进水里一次,逐渐你会看到,随着铅皮的减少,你的浮标会在水面上慢慢露出来,当你的浮标露出2目的时候,你的钩子离底5-10公分,就是你前面预留的长度。 3、继续修剪铅皮,知道浮标在钩子不触底的情况下露出你设想的调目,你的半水调标就完成了,然后再反向验证一下,用竿压水线,让浮标没入水中,然后你再看看浮标从水中浮上来后是不是停留在你设定的调目上,如果不是,就继续调整。 4、上述步骤完成以后,把浮标向竿梢方向捋5-10公分,双钩上饵,抛入水中以后再逐步调整你的钓目,当双饵到底浮标露出你想要的钓目以后,整个调标流程全部结束,接下来就可以开钓了。 ps:我上面说的5-10公分是你自己掌握,只要保证调标时钩子不到底就行。 望采纳 ~
先把铅坠裹得足够重,重力大过浮漂的浮力,铅坠就会沉到水底,浮漂完全被带到水下。然后慢慢向上调节浮漂,等浮漂可以露出水面的时候,浮漂和铅坠的距离就是水的深度,然后根据需要的浮漂目数调节铅皮重量。
在绑线组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了,下面拿2号主线举例:一、线组分两部分连接,即子线、主线。二、需提前准备1条20cm长的测试主线,挂上立漂,加上铅皮后沉入水桶后观察,较慢速的匀速下沉至底部为宜(一般这一过程需30-45秒之间),水桶高度在30cm左右。三、子线一般采用0.5号,春夏季鱼口生,子线需略长些,所以应采用双沟子线绑法,设定距子线末端长约10cm和6.5cm的一条子线,采用5号鱼钩为宜。四、将子线与测试主线连接后,再次沉入水桶观察,这一次下沉速度稍微加快(一般这一过程需25-30秒之间)五、配置一次长用饵料,挂钩后再次沉入水桶,这一次下沉速度就再快一些(一般是13-16秒之间)这一过程为宜。此时你的线组基本已经好了,子线从测试主线上取下备用,用同款2号线绑使用主线即可,到了钓点建议将铅皮加测试铅块漂目高调,快速找出水深,取下测试铅块后微调漂目即可垂钓。此办法需提前准备齐全,准备较为繁琐,但精准度及灵敏度较高,且适用于全国大多数2.5米以下无激流水域。希望对你有帮助。

6,冬天深水区钓鱼可以用大漂吗

北方冬季野钓指的是十一月份到十二月期间。这个期间在河汊、库尾、湿地以及湾塘等没有结冰的野外环境进行垂钓活动。 这个期间,垂钓的对象鱼一般是鲫鱼。鲫鱼适应性强,抗寒,在零下十度以上仍然有觅食的习性。 有过冬钓经历的钓友大多都有这样的体会:同等条件的钓位上,并不是都能有同等数量的渔获。排除一些客观因素不说,在调漂技术方面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首先是确定浮漂的“灵点”及调漂。凡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浮漂,都有一个能确定的“灵点”。最简单确定“灵点”的方法是:将浮漂横放在一个支点上(可用筷子等物),待浮漂两端平衡时,测量漂脚到平衡支点的距离,再用这段长度从平衡支点去测量支点到漂尾的长度,漂尾余下几目,这只漂的灵点便确定为几目,将“灵点”作为浮漂的调目,是我们冬钓通常的做法。 由于很多钓友到了水边急于求鱼,便依赖于上次调漂的目数,懒得重新调整浮漂,导致了浮漂语言的误差。这种现象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浮漂没有信号的情况下提竿得鱼,自己都纳闷:没见漂动,怎么会有鱼呢?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将漂往回拉一个漂长,空钩测试钓目。 因此,在冬季野钓,每次都需要认真调整浮漂。有句话说得好:叫做“细节决定成败”,用在冬季野钓活动上,非常恰当。 其次是找底。野钓找底十分关键,只有找好底,才能完成准确调漂。找底的方法很多,可以挂小铅皮,也可以挂口香糖等等,我认为找底最好的东西是橡皮,橡皮的比重适中,比铅皮轻,比口香糖重,相对于野生环境有淤泥的“虚底”而言,找底相对比较扎实。 橡皮找底的具体做法是:橡皮削成上尖下圆的窝头状,大小为半个花生米为宜。钩子挂住顶部,随线组抛到钓位,拿调五钓二为例,待浮漂露出二目后,在窝子左右以二十厘米为直径,连续抛几竿,测试一下窝子底部是否平整,为正式垂钓做好准备。 再者是调整钓目。通常情况下,调五钓二也好,调五钓三也好,搓饵的着地状态都是一个完全触底,一个微微触底。 冬季就不同了,鲫鱼在冰冷的水中不像夏季那么活跃了,不会主动低头去吸食饵料,通过观察,冬季鲫鱼觅食是“随遇而安”式的,也就是说,你要尽量把饵料送到它的嘴边,还得容易吸入,中鱼的几率才会多一些。
有一个朋友姓李,是个垂钓痴迷者,23年的钓龄加上娴熟的钓鱼技巧,每次垂钓都有收获,他每次钓鱼就没有空手的时候,真是羡慕死个人。?(老李一次的野钓鱼获,看起来还是不错的)我今年4月份退休,平常没事就爱去老李家玩,慢慢的我也对钓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开始琢磨钓鱼,钓鱼人都知道的,不图别的,就是为了寻找上鱼时候的手感。 我让女儿给买了一套钓鱼的家伙事儿,兴冲冲的找老李一起钓鱼。老李找好钓点之后,也帮我找了一个钓点,和我聊着钓鱼的一些注意事项,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很快老李那面有了动静,只见老李熟练的拉杆、收线,不一会,一条大鱼就露出水面了,我当时是真羡慕。?(老李上鱼了,我还在等待)看着老李一条一条的连杆上鱼,我这还没开张,心里是真着急,不知不觉一天时间过去了,老李满载而归而我却空军了,老李笑眯眯的看着我,我有点气,相约老李明天继续一起钓鱼。第二天,我去了老李的钓点,老李在我的钓点。等了没多久,老李就有鱼咬钩,我这还是一动不动,这是怎么回事呢。接连几天,我都跟着老李一起钓鱼,结果只有看着老李上鱼的份,我一直是一无所获,老李笑称我是空军司令。
台钓红虫钓法:可打窝子,窝子,一般倾向于不打窝子,到处蒙,也能上鱼。钓组空钩调平水或一目,钓两目,因为红虫很轻,这样是确保到底。用有倒刺的小钩子,横穿三四条红虫,不要担心露钩尖。漂相是稳稳的送漂,也有下顿或黑漂。海竿串钩钓法:轮子上上细线,用1号线,0.8号子线,栓4~5只钩子,饵用红虫,挂小号铅坠,打向水域的深水处。这样的钓法提竿时机很难把握,一般是在铃声轻响两次时轻提竿,感觉有鱼就摇起来,无鱼紧线后继续等信号。注意事项冬天可钓鲫,但须择天选点。鲫鱼寒冬喜群聚深水而少游动,具体待在哪儿,既有习惯性,又有偶然性。每逢冬季,天气由暖转寒,鲫鱼边觅食边游往深水,遇上天气陡寒,即滞留该处,除非气温有大变化,或是受到捕鱼等惊扰,通常不轻易迁徙。所以,冬天钓鲫,不钓则已,一钓则常可钓一窝。 面积过大的水域,适宜鱼过冬的地方可能会因为离岸太远而够不着垂钓。如果水面冰封,这个问题倒可以迎刃而解。冰封导致水中缺氧,破冰开洞形成的融氧口可以起到招鱼的作用。无缘冰钓,冬季钓鱼应选择岸边即为深水区的钓场,或是钩可以下到靠近深水区的小面积鱼塘等。
1、选深水区大家都知道鱼儿非常胆小,因此它们通常喜欢呆在深水区,很少出现在浅水区,除了阳光特别好的时候,会在浅水区短时间活动觅食,大部分时间都是以深水区栖息。因为深水区不容易被外界发现,而且在气温特别低的时候,深水区的温度相对高一点。2、向阳的水域鱼儿冬季特别需要阳光,因此当阳光出来之后,鲫鱼会寻着阳光活动,阳光在哪,哪儿就有鱼儿的影子。所以选钓点看看是否有阳光的照射,如果有就可以果断的在此下竿。3、背风的水域因为冬季的风特别的烈,吹到脸上非常的冷,所以鱼儿也怕冬季的烈风。钓友选钓位的时候最好选择在背风口,这个地方也会有很多鱼儿在此避风,所以下竿也会有不错的收获。4、湾子处与大水面或者深水相连的浅湾子或者湾口处,是鱼的第一活动场所。选择地势平缓,水深落差较小之处,此处温度上升比较均匀,亦是鱼儿喜爱的。二、钓具因为鲫鱼体型较小,尤其是野生鲫鱼,所以搭配的线组以小钩细线为主,其目的是为了让鱼儿更加顺利的吃饵入口,并且在浮漂上体现出动作来。钓竿必须长竿短竿各备一支,长杆以用来打窝又可以用来垂钓找鱼,短竿主要用于钓浅水时使用。浮漂推荐使用七星漂或者空心尾的浮漂。七星漂在钓近处的草窝的时候用,如果远了就看不清楚了就可以使用空心尾的立漂做钓。三、打窝冬季水温低,鱼活性小,活动范围小,所以必须将鱼儿诱到窝子里面,才会有可能钓上岸。因为鱼群比较分散,所以建议钓友可以多打几个窝子,轮流作钓,发现哪个窝子有鱼,可以重点作钓。打窝的窝料要精细,味道必须以浓腥或者浓香腥为主,这样才会更好的吸引鱼儿进窝。打窝的用量不需要太大,最好打轻窝,及时补窝,这样才会不会死窝。打窝时,一定不要用手抛,以免惊到窝中的鱼,使用长竿送窝或者打窝器打窝最好。四、选饵窝料选腥味的,饵料同样要选择腥味的,因为这个冬季最吸引鲫鱼吃饵的味型就是腥味。饵料的软硬度要和耳垂般即可,将钓饵做的偏小一点,必须适合鲫鱼的嘴口才行。冬钓鲫鱼可以采用取一斤小米或者大米,用文火炒香,然后加入100克曲酒和15ml渔汛1号小药及适量蜂蜜,混合均匀,装瓶密封保存两天就可以使用,诱鱼聚鱼效果非常好。
选择合适的钓竿施钓。钓友到达钓点后,要根据垂钓水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钓竿,有利于垂钓操作。例如:水深4米的地方,选择5.4米的钓竿要比4.5米的钓竿有更多钓点的选择性。漂取浮力稍大,细身修长型为宜。这种漂应对深水轻口的鱼有非常好的表现。如果有轻微的水流也可以选择长脚长尾枣核型浮漂。深水处的大鱼较多,但因为冬季鱼口都比较弱,中鱼后鱼的挣扎力度也不大。所以在钓组上,钓钩可以选用3、4号袖钩,这样可以大小通杀。但子线不能过粗,用0.3——0.6的子线、1.0的主线即可。钓水深,主线相对较长会有一定弯曲,所以提杆时会比其他时候略重。冬季聚窝不易,待中鱼后,提杆先向斜上方拎,把鱼带离鱼窝,再进行遛鱼。避免出现鱼钩入口不深或带下鱼唇而跑鱼后,造成惊窝的现象。

7,钓鱼主线为什么装两个铅皮座怎么装怎么调怎么钓恳请师伯赐

钓鱼主线装两个铅皮座是因为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灵敏地感知到鱼是否有上钩双铅钓法就是在主线上使用两个铅皮座,直白讲就是把钓跑铅的铅坠重量分散开来变成两部分一部分悬浮在水中另一部分躺底,其中悬浮在水中铅坠的重量等于浮漂的浮力,底部铅坠则类似于小跑铅,这种方法比起跑铅和大铅坠触底要灵敏许多。主线双铅钓法的钓组制作相对简单一些,只是在我们平常使用的主线线组中,又加了两颗太空豆一个铅皮座,如下图所示:使用方法:主线双铅钓法在调漂时略为复杂一些!采用上铅带双钩半水调漂,这时下铅座处于无铅状态。调漂时根据浮漂吃铅量大小、钩重、目标鱼大小,调1目至多目。通常浮漂吃铅量小、钩重轻、钓大型鱼调目高一些,浮漂吃铅量大、钩重大、钓鲫鱼类小型鱼调目低一些。上铅带双钩半水调好目数后下铅皮座加铅,使双铅重量大于浮漂浮力。扩展资料:双铅钓法的优点非常适合野钓时大风、大浪、流水、走漂、水体特别深(悬坠钓法难以调漂时)或者水底特别凸凹不平时都可以使用双铅钓法。由于是双铅,重量大,钩饵下水迅速,还可以有效地避免水中的杂鱼影响。由于上铅重力等于浮漂的浮力,根据水情我们只要调节下铅皮座重量就可以了。如果水流较大就可以适当的增加铅皮。
1、鱼漂到鱼汛能清楚表现在鱼漂上。铅皮座是为了防止铅皮伤线的一种保护装备。2、主线装两个铅皮座,铅皮为细长的,装两个铅皮座是增加铅皮宽度减少铅皮截面积减少下降水阻力。3、在主线安装顺序:1粒太空豆---1个管式铅皮座---1粒太空豆---1粒太空豆----1个管式铅皮座---1粒太空豆。4、调平水钓1-2目。5、有小鱼闹窝时,饵料-比重大,粘、雾化少,搓饵细长型(快速下降)味型以粮食本味为好。加稍多的长丝拉丝粉。6、钓组-细长身短脚短尾,吃铅要大浮漂下降快减少翻身快和下降时间。子线要适当变短,减少子线摆动时间。C、调漂-如果下层大鱼开口情况好动作大,可用跑铅或钓顿(比如调一钓三)加大铅量,开口情况不好的情况下,只有调灵了。7、钓技-抛杆满,深度压水线,铅和拉水线压力双重力使浮漂快速翻身下降。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将饵抛离窝点左右一米远的地方,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线组的制作和基础动作要学竞技钓,线组的制作也是基本功,这个地方出了问题在比赛中是很麻烦的。线组的制作我分2部分说,分别是主线制作和子线制作方法。主线的制作需要质量好的专用主线一盘,一般有颜色,标注着“へら道系”是日文名,表示钓鲫专用主线(国产钓线也这样标,很无奈)。1个橡胶漂座(根据预计使用的浮标选择大小)。1个8字环。6颗太空豆(按线经选择较紧的,直径不用太细,不用那种枣核型的)。1个塑料铅皮座。制作方法有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2种,我一般使用从上到下的顺序,就是先在线头处作双节,然后连接竿稍(两种方法见下图) 放线到超过杆长10厘米截断。然后依次穿上2颗太空豆—漂座—3颗太空豆—铅皮座—1颗太空豆—绑8字环。推荐8字环绑法如下: 要注意打结和穿太空豆时线最好先蘸水,防止磨擦伤线。如果是为了钓浮,还应该在铅皮座上下各加一颗太空豆防止其移位(也可以换成市面上那种橡胶材料的铅皮座就不用太空豆了)。这样制作出来的是齐竿线,一般情况下最好用。 子线的制作也很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子线强度和长短一致(换钩后不用再次调漂)。绑子线先根据目标鱼的特点准备合适的子线(标记有へらハリス那种)和钩子,以及几样小工具(用来确定子线长度的板子、打结用的小*子、定双钩距的尺子或者固定距离的挂钩物)。具体的绑制方法参见程老师的《名词解释》图片说明(抽出的线头按同样方法绑另一钩) 注意要绑的一样长应该做到截取的子线长度一样、绑钩时留的线尾一样长、绑钩的圈数一样、双钩距一样,多多练习就能绑出整齐美观的子线了。也能用绑钩器,要注意拉紧钩结和向上取钩时容易伤线,子线一旦受伤就作废重来,不要搓合哦。子线和8字环的连接可参照下图说说最基本的动作:抛竿,一般都是*“荡”出去的,风大的天气可以横向侧抛,要求是抛准(落点集中在直径30内)轻落。主要是手法问题,只能*多练习了。提示1点—饵坠的落点偏出后可以修正漂的落点,最后饵落底的位置一般是漂坠之间。扬竿,新手最容易“现眼”的环节,关键是防止动作粗猛,就是说扬竿动作分两步,先刺鱼—要短促有力,这个动作幅度不可大,做到钩不出水。然后感觉有没有中鱼?有多大?再决定是溜?是飞?还是起竿换饵。练习扬竿和抛竿动作要尽可能简练、幅度小,为比赛时节省体力、防止和邻位缠绕塑造好习惯。压水,有3个目的,一是通过压水使漂目回升后保持稳定(表面张力原因浮标下沉和回升到位后的目数是不一样的,如果调漂时压水后漂目也不稳定说明附表质量有问题)。二是防止风线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三是通过压水把浮标拉回一些,送竿后保证水线是上下垂直的。压水的动作是抛竿后待浮标立起,匀速将竿尖向水下压,使风线没入水中并拉回浮标,维持1-2秒后匀速将竿收回到正常位置,并略向前送一下。压水过程中浮标有可能全部没入水中,然后再回升到钓目,关键是动作要轻揉、匀速,防止饵脱落。调漂时可以大幅度压水或者反复压水。握竿的手法,竞技钓一般全程将竿握在手中,只有换线、抄鱼等情况下才放在竿架上。所以是比较累人的,常用的手势是长竿、战斗竿用手握竿把底端20厘米处,竿把抵在小臂下(利用杠杆原理省力)。短竿、轻竿用手枪式,竿把抵在手心,手指自然握住,食指伸直压在竿把上部或侧部。上饵,先捏取适量饵料搓成圆柱状置于食指和中指之间,用拇指尖分成2等份,一份留在拇指甲上。握竿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子线中部,上饵手将下钩压在饵料下端,向上稍拉入饵团同时用上饵手三指搓成需要的形状(如子线缠绕这时可用握竿手两指搓动,一般会分开),然后用握竿手无名指将双子线前后分开,上饵手用同样方法将拇指上另一份饵料搓在上钩。也有人先装上钩饵的,我觉得速度差不多,看个人习惯了(这段看不明白的话请您向周围的老手请教或者参看程宁的教学光碟)。摘钩,这里只就使用摘鱼钢针给个提示——上饵手抓子线中部(摘大鱼不可抓紧)把鱼提到鱼护口的钢针上,先向上拉使钩挂住钢针然后再向后下方压,这样可防止子线在钢针上磨擦受伤。2钩都中同一条鱼时可用钢针从双子线之间伸入,先摘鱼嘴的钩,往往挂身的钩会跟着脱开。还有就是上饵和摘鱼时都要注意竿不能指向侧方,和前面说的一样,为了防止比赛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平时要养成好习惯。 谈谈调漂。这个问题其实不好说,因为流派很多,都各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这里我只谈谈自己的认识,给出一个最稳妥的调钓方法,更好的技术等待您以后自己去探索、完善罢。调漂首先要认识浮标,我认为何蔚蓝老师提出的“浮标既是显示器又是控制器”的观点一语中的。浮标能显示线组的位移(注意是“整个线组”),给出可见的信号,更重要的是通过调节浮标的上下位置能改变线组在水中的状态,这才是我们调钓的根本依据。浮标把钩饵都悬离了水底时线组处在完全绷紧的状态,对受到的外力传导最快。反之当钩饵触底甚至躺底时线组松弛小的力就传不到浮标了。这是我们讲“灵、钝”的基础。说到底调漂就是使浮标能够准确及时地显示线组的受力情况,而浮标的调整应变就是改变线组松弛状态和钩饵在水中的位置,使其适合鱼就饵的习惯。这两者很多时候是矛盾的,就需要我们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这段不理解可以略过)竞技钓是在台钓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最大特点就是“悬坠”(近年发展也包括“跑铅”等新技术,现阶段暂不考虑),我们调漂首先就是要把坠重减少到小等于浮标的浮力,使线组悬浮在水中,漂尾露出水面一定的目数,这就是定“调目”。第二步通过移动浮标使钩饵位于我们希望的深度,线组处于既定的状态,这个状态要*我们通过漂尾露出水面的目数结合经验来判断。在调钓过程中,要注意几个环节:1、调目要找精确,修剪铅皮要从多到少,调小漂时往往最后甚至只能用在表面刮掉一些毛刺的方法来调整。我前文已经说过了,调漂要深压水,通过压水漂目才能稳定在同一位置,调目是后续调整的基础,不可马虎。定调目要根据钓法和战术来选择,基本的方法是定在漂尾的一半目数(比如7目尾定在4目,11目尾定在6目)。2、要称钩重和饵重,所以我推荐不挂钩调漂—空钩称重—挂单饵称重—找底—定钓目的程序。这种方法比较繁琐,但却是打好基本功的好办法,只有对钩重、饵重都心中有数,才能在后面的变化中有的放矢。3、找底要多验证几次,水底情况比较复杂,多试几次可以防止找过底或者没找到,而且在钓点底不平的时候可以做到心中有数。4、定钓目的时候要注意两个盲区,一是双钩距较大时可能出现在一饵触底一饵悬浮到两饵触底之间漂目没有变化,二是在双饵卧底到8字环触底之间漂目变化很小,处在这两个区间时可能您移动浮标后示目并没有发生。所以只能*经验来判断双饵的状态了。还有就是定钓目也要压水(不要压得太狠抖掉了饵)。说说调漂步骤首先组装好线组,不挂钩。把水线减到接近水深,但要确保不触底,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线重的影响。配一块大于漂浮力的铅皮,抛竿看看配重差多少,浮标下得越快说明铅皮超重的越大。接下来修剪铅皮,超重的多就多剪一点,越接近预定调目就越要少修剪,防止减多了过了调目。万一减过了,建议您还是换块铅皮重新开始吧,多练几次就掌握了。调好了目数后挂钩再抛竿,看看示目的变化,比如由4目变成了2目就说明单钩约重1目。然后再挂单饵(每颗钓饵大小要尽量均匀)看看示目变化,称出饵重。然后挂双饵上移浮标,反复多次直到露出水面的示目达到预定的目数(现阶段钓目定在和调目一样)。这是最基础的调漂方法(线组状态偏钝),以后再学习拉饵、轻饵、钓滑鱼、轻口等不同鱼情还要去学习更有针对性的调漂方法。 谈观漂也叫做读漂、摘口等等,就是分辨并抓住浮标反映出来的有效信号。难点1是抓住微小的动作,2是分辨真假信号。其实观漂和其他钓鱼技术一样,都不是独立单项,从前几章节就可以看出来,各项技术是环环相扣,互为基础的,在实际应用中任何环节的差错都会造成遗憾。所以谈观漂也要建立在对鱼情判断准确、钓具适宜和调钓合理的基础上。我们谈抓动作首先就要对使用的特性做到了如指掌,因为很多微小的动作仅仅是表现在与正常状态的细微差别上,如果不清楚浮标的特性、不知道正常动作是什么就无法分辨出这些信号了。第二就是要把调漂的功夫下好,动作不好看的大部分原因是没有调校准确,我前面已经说过了,调校浮标的目的就是使线组状态适合鱼就饵的习惯,并且能够最有效的传导上水面形成可视信号。如果这个环节做不好空谈摘口就没有意义了。
真的不知道,见过一个四川老头那样钓的。他是单购,上边一个大铅皮,下边钩子附近一个小铅皮,至于调漂还真的没有见过。
线组的制作和基础动作要学竞技钓,线组的制作也是基本功,这个地方出了问题在比赛中是很麻烦的。线组的制作我分2部分说,分别是主线制作和子线制作方法。主线的制作需要质量好的专用主线一盘,一般有颜色,标注着“へら道系”是日文名,表示钓鲫专用主线(国产钓线也这样标,很无奈)。1个橡胶漂座(根据预计使用的浮标选择大小)。1个8字环。6颗太空豆(按线经选择较紧的,直径不用太细,不用那种枣核型的)。1个塑料铅皮座。制作方法有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2种,我一般使用从上到下的顺序,就是先在线头处作双节,然后连接竿稍(两种方法见下图) 放线到超过杆长10厘米截断。然后依次穿上2颗太空豆—漂座—3颗太空豆—铅皮座—1颗太空豆—绑8字环。推荐8字环绑法如下: 要注意打结和穿太空豆时线最好先蘸水,防止磨擦伤线。如果是为了钓浮,还应该在铅皮座上下各加一颗太空豆防止其移位(也可以换成市面上那种橡胶材料的铅皮座就不用太空豆了)。这样制作出来的是齐竿线,一般情况下最好用。 子线的制作也很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子线强度和长短一致(换钩后不用再次调漂)。绑子线先根据目标鱼的特点准备合适的子线(标记有へらハリス那种)和钩子,以及几样小工具(用来确定子线长度的板子、打结用的小*子、定双钩距的尺子或者固定距离的挂钩物)。具体的绑制方法参见程老师的《名词解释》图片说明(抽出的线头按同样方法绑另一钩) 注意要绑的一样长应该做到截取的子线长度一样、绑钩时留的线尾一样长、绑钩的圈数一样、双钩距一样,多多练习就能绑出整齐美观的子线了。也能用绑钩器,要注意拉紧钩结和向上取钩时容易伤线,子线一旦受伤就作废重来,不要搓合哦。子线和8字环的连接可参照下图说说最基本的动作:抛竿,一般都是*“荡”出去的,风大的天气可以横向侧抛,要求是抛准(落点集中在直径30内)轻落。主要是手法问题,只能*多练习了。提示1点—饵坠的落点偏出后可以修正漂的落点,最后饵落底的位置一般是漂坠之间。扬竿,新手最容易“现眼”的环节,关键是防止动作粗猛,就是说扬竿动作分两步,先刺鱼—要短促有力,这个动作幅度不可大,做到钩不出水。然后感觉有没有中鱼?有多大?再决定是溜?是飞?还是起竿换饵。练习扬竿和抛竿动作要尽可能简练、幅度小,为比赛时节省体力、防止和邻位缠绕塑造好习惯。压水,有3个目的,一是通过压水使漂目回升后保持稳定(表面张力原因浮标下沉和回升到位后的目数是不一样的,如果调漂时压水后漂目也不稳定说明附表质量有问题)。二是防止风线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三是通过压水把浮标拉回一些,送竿后保证水线是上下垂直的。压水的动作是抛竿后待浮标立起,匀速将竿尖向水下压,使风线没入水中并拉回浮标,维持1-2秒后匀速将竿收回到正常位置,并略向前送一下。压水过程中浮标有可能全部没入水中,然后再回升到钓目,关键是动作要轻揉、匀速,防止饵脱落。调漂时可以大幅度压水或者反复压水。握竿的手法,竞技钓一般全程将竿握在手中,只有换线、抄鱼等情况下才放在竿架上。所以是比较累人的,常用的手势是长竿、战斗竿用手握竿把底端20厘米处,竿把抵在小臂下(利用杠杆原理省力)。短竿、轻竿用手枪式,竿把抵在手心,手指自然握住,食指伸直压在竿把上部或侧部。上饵,先捏取适量饵料搓成圆柱状置于食指和中指之间,用拇指尖分成2等份,一份留在拇指甲上。握竿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子线中部,上饵手将下钩压在饵料下端,向上稍拉入饵团同时用上饵手三指搓成需要的形状(如子线缠绕这时可用握竿手两指搓动,一般会分开),然后用握竿手无名指将双子线前后分开,上饵手用同样方法将拇指上另一份饵料搓在上钩。也有人先装上钩饵的,我觉得速度差不多,看个人习惯了(这段看不明白的话请您向周围的老手请教或者参看程宁的教学光碟)。摘钩,这里只就使用摘鱼钢针给个提示——上饵手抓子线中部(摘大鱼不可抓紧)把鱼提到鱼护口的钢针上,先向上拉使钩挂住钢针然后再向后下方压,这样可防止子线在钢针上磨擦受伤。
文章TAG:自动找底跑铅子线双钩钓法自动铅子双钩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钓鱼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