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亚 > 教程 > 鱼钩要怎么做好吃,双味葫芦鱼线要怎么做好吃双味葫芦鱼线要哪些材料如何做双味葫

鱼钩要怎么做好吃,双味葫芦鱼线要怎么做好吃双味葫芦鱼线要哪些材料如何做双味葫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04 02:46:16 编辑:四国钓鱼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双味葫芦鱼线要怎么做好吃双味葫芦鱼线要哪些材料如何做双味葫

双味葫芦鱼线详细制作步骤 1.把鱼肉和肥肉制成细泥,加入姜汁、食盐、味精、香油、清汤50毫升,朝一个方向搅至成鱼料子。2.勺内加水烧开,把一部分鱼茸装入裱花袋中,再挤入水中成鱼线,汆至嫩熟捞出,摆在盘内成葫芦形。3.勺内放猪油烧至四成热,把剩余一部分鱼料子挤入油中滑熟捞出。4.勺内加底油烧热,加蒜茸辣酱、醋、白糖、清汤100毫升、精盐、味精烧开,把鱼线放入锅中用湿淀粉勾芡,装在盘中的葫芦内,用贡菜扎好即可。

双味葫芦鱼线要怎么做好吃双味葫芦鱼线要哪些材料如何做双味葫

2,钧野鱼要怎样配铒料

①荤饵:用于钓鲤鱼的荤饵主要有螺狮、小虾、蚯蚓、水丝蚓、地蚕、蟋蟀、猪肝、生肥肉丁等。蚯蚓一般钓者喜用红色的蚯蚓,但有的钓者试用水蚯蚓,因其腥味大,效果也很好。  ②素饵:钓鲤鱼的素饵种类很多,变化也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面饵:是钓鲤鱼的主要素饵,它以面粉、玉米面、米粉等为基本原料(玉米面、米粉需加水蒸熟),再加入白糖、曲酒、香油、虾粉等拌匀,捏成团后挂钩使用。  糟饵:是另一种主要素饵,它以豆饼粉、糠饼粉、麦麸等为基本原料(可将其部分炒香),再加入玉米面、芝麻粉、蚕豆粉等,也可加少量曲酒。糟饵可经低度发酵,效果很好。另外,米饭、糠饼粒、豆饼粒、嫩玉米粒、半熟的甘薯块(红心薯)和上豆丁、桑葚、年糕块等,鲤鱼也很爱吃。
野钓50克左右的鱼,鱼线用0.6#主线,0.4#子线,鱼钩使用伊势尼2#、3#或同等大小的鱼钩。

钧野鱼要怎样配铒料

3,鱼食怎么配

钓鲤鱼百中发:咖啡一两,胡椒粉五钱共研磨,加入蛋清三个,面粉一两搅拌成团,拧成豆大即成药饵,正常情况下,每天可钓20斤鲤鱼。?简法钓草鱼:摘一些草蕊,将鱼钩住草心或青菜、红薯叶,稍用手搓,再钩于鱼钩上,钓草鱼应先窝两天,这样就很容易钓到草鱼。?
人工饲料配制方法很多,各国、各地都不相同,原则是选择当地廉价的原料,制出营养全价的饲料。这里介绍几个配方。 1)熟牛肝或猪肝20%、鱼粉40%、面粉30%、菜汁10%、伴和制成小米状颗粒。 2)鱼粉40%、麦麸 50%、黄豆粉9%、酵母1%加胶水伴合蒸熟绞成颗粒。 3)鸡或鸭或猪的血50%、玉米粉20%、面粉30%拌和快速晒干或烘干研成粉未。 4)蚕蛹粉30%、鱼粉10%、面粉40%、玉米粉20%,再加发酵粉、食盐、维生素a、b、c粉适量,先把面粉、玉米粉煮成糊状,再把其他料投入伴和,烘干成颗粒。 5)鱼粉20%、蚕蛹粉27%、面粉50%、紫菜1 %、海藻2%,另加矿物质、维生素及胶质制成颗粒。 我自己做的鱼食,由玉米面、白面、豆面,还加点钙粉,和一些酒糟(有不少vb),蒸成窝头,然后加些硝化菌搓成鱼食,喂小鱼就放一块进去,泡散了他们都挺爱吃。再就是自己冻点红虫给他们解解馋。   自己做鱼食可以往里面加药,把呋喃西林粉揉进鱼食里还可以预防肠炎。我忘了还有虾粉。没有酒糟可以用酵母片,也有不少vb。豆腐渣也是好东西,掺到窝头里。自己做鱼食有一个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揉到家。揉好了就不会散,也不会脏水。我的鱼可爱吃了,新来的鱼一般一个月以后就滚瓜溜圆了。吃了我做的食会上瘾的。只是有一点,有时拉的便便会发白,但不是问题,酒糟多了就会白。我的鱼全是大胖子。连小鱼也不例外。   我有一套打果汁的那叫什么食品加工的小家电,把什么都可以打碎,只要晾干了就行。只要人能吃的,不是甜食,就可以打碎了加到窝头里。鱼其食不挑食,有点腥味就挺爱吃。   做鱼食我用勺作量具,没有太准确的比例。一般作一次可以吃一个星期。大致的比例是:两勺虾米皮粉、一勺虾粉、一勺酒糟粉、一勺豆粉、三勺玉米面、三勺白面。再就是看我还有什么了。用一个鸡蛋加些水把面揉成窝头,上锅蒸熟。趁热搓碎,不烫了以后加硝化菌,用不是太浓的那种,没有太大味儿的。揉开了,才好搓成球。白面视面的松散程度而定,不易成球,下次就多加些面,太劲道了就少加点面。揉的时候可以加点药,少量起预防作用。一般就不生病了。

鱼食怎么配

4,钓鱼用什么配料最好

鲫鱼鱼饵配料 50克阿魏研细(去中药店买)配100克面粉,活成丸,鱼闻味后,即来抢吃. 鲤鱼觅食,主要靠触觉,其次是视觉和嗅觉。荤素皆可。红蚯蚓、捆绑的红虫束皆是它的喜爱。深秋为了储存足够越冬蛋白质,小虾常是好的钓饵。素食则面食(最好是70%细玉米面+30%白面用水加B12维生素拌匀后上锅蒸熟,用手揉软使用)、红薯、鲜玉米、酒糟麦子粒都是好钓饵。随着不同水域、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爱好也不尽相同。在养鱼池垂钓,用该处喂鱼的合成饵料,水泡散后与自己准备的面食揉匀,常是最好的饵料。此外,泡泡糖也是好钓饵。如钓海竿用糟食最好。 几种常用饵料的配比 (1)鲫鱼饵 按垂钓一天用0.2千克计算,一次配料2千克为宜。各种料的比例为:黄豆粉或豆饼粉15%、红薯粉或土豆粉15%、细玉米粉45%、大麦粉20%、蛋黄粉5%,再加入适量的清香型香粉和白色、淡黄色等食用色素。 (2)鲤鱼饵 鲤鱼身大、体壮,胃口也大,故一次配料应不少于3千克,且用料应稍粗一些。具体配比是:大麦粉25%、玉米粉40%、蚕蛹粉或鱼粉15%、动物肝粉5%、红薯粉或土豆粉15%,再加入适量的浓香型食用香料和食用色素。 (3)草鱼饵 台钓饵配制以素为主。主要原料为草干粉30%、小麦粉15%、玉米粉20%、土豆粉25%,再加入10%的海藻类粉料。这种饵入水即开始化散,草香、藻味随波漂流,可很快诱集成群草鱼汇集钓点。 (4)花鲢 、白鲢饵 酸味、腥臭味、雾化好的饵是配制花鲢、白鲢饵的要点。其主要原料是预先发酵好、具浓酸味的玉米面湿料。白鲢饵基本配比是:发酸的酸面料50%、玉米面30%、大麦粉料15%,再加入适量带腥味的虾粉、鱼粉。而钓取花鲢的饵,以主要原料为已经发酵的浓酸玉米湿面外,应加大腥味、特别是臭味,如臭豆腐汁、大蒜泥等的比重。 自制台钓饵料质量的好与否,除了看垂钓时上钩率,还要观察饵装钩入水后的化散过程,较理想的饵应在脸盆中试验时,入水半分钟饵粒表面开始膨化起一层雾状,而后开始自然化散剥落,这样逐步膨化,层层散落,但内层还紧包着鱼钩,直到约2分钟饵料全部化散、钩饵脱离(试验饵粒软硬度以钓者耳垂为宜),因此,大家在家多试验几次,就能达到理想状态 垂钓中不得不搞清楚的有关问题
918的效果比蚯蚓好哦,钓混子用草就可以啦
我国广大钓鱼爱好者最喜爱,运用最广泛的钓鱼方法是手杆钓。国内外多数的钓鱼比赛,也都是用手杆进行的,因此这里只介绍手杆钓的方法技巧。 在钓鱼前应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检查渔具和携带的用品(食品,雨具,饮水)是否齐全。到达垂钓地点后,不要急于撒窝垂钓,而要先观察地形,选择一个较好的钓点。如果是湖泊,水库,一般应选择港汊,狭窄地带,有水草的地段或回水湾内。如果是塘口,应选在进水处。看看水面水中有无杂草和藻类植物;水中是否有气泡冒出;水草,荷叶,菱角叶是否被鱼咬食而残缺等等现象。此外,还要站在下风处,闻闻水上吹来的气味,从鱼腥味浓淡有无来判断塘中鱼类的多少。根据观察所得来判断,选择好的钓点。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打窝:选择好钓点后就要下诱饵打窝。一般水面大的,窝子打远些,水面小的,窝子打近些。春天宜打在近岸的浅水区,夏天应打在荫凉的深水区,秋天可打在较远的深水区,冬天则要打在向阳背风的地方。 投饵:一般来讲,投饵多少要看诱饵质量,水面大小和深浅而定,质量好的要少投些,质量差的要多投些。水深水面宽的宜多投,水浅水面小的可少投。诱饵投放要适量,过多则鱼只吃诱饵,咬钩率差,过少则鱼聚集的时间太短。 装饵:钓饵有荤素之分,以蚯蚓为例,正确的装钩方法有二:一是用钩尖从其一端穿入,剩下约0.5-1cm长的部位不穿到,使其能摆动,以引鱼抢食;二是用钩尖从背部中间穿入留头尾不穿,在外摆动,这样更显活蹦乱跳的效果。特别应该注意的是,钩尖都不能外露。 下钩:正确下钩要注意四个字:“轻,准,动,避”。轻就是不要有太大的声响,否则不但惊跑鱼群,而且容易使饵脱钩。准就是要把钓钩抛在窝点上,不要偏离。动就是要轻轻抖动钓线,引起鱼儿的注意。避就是要避开小鱼的干扰(强食)。 看钩:鱼的咬钩动作因鱼的种类而异。例如鲫鱼吞饵一般是头朝上,尾朝下,这时浮子的现象是先下沉1-2cm,然后浮子上送。青鱼,草鱼游动快,吞饵也快,浮子浮沉1-2次后就出现“拖漂”现象。黑鱼吞饵凶猛,咬钩拖劲奇大…… 提杆:鱼咬钩后应该及时提杆,提杆有很多技巧,是垂钓中的硬功夫,这也是能否钓到鱼的最关键一环。提杆首先应该掌握正确的姿势:一般是杆透出肘后30-40cm,提杆时;提杆时,手腕向上一翘,同时肘部往下一压。既要用力,又不能大翘大压。在鱼杆处只需上翘5cm左右,就能使鱼钩钩住鱼嘴内的软肉。提杆要顺着鱼浮拖的方向提或斜向提,不可向后提。提杆时还须注意的问题是:提杆时不能用力过猛,不能死拉硬曳,用手提鱼线想强行使鱼上岸。这样做,会把鱼嘴拉裂或只钩了个鱼唇上来,或者造成线断,钩断,鱼逃走的后果。
蚯蚓 不用买!

5,钓鱼用的鱼食怎么制作

??????? 观赏鱼 饲养观赏鱼时,观赏鱼吃什么是我们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毕竟鱼食的选择关系到观赏鱼的生长,体色以及健康。对于鱼食,我们可以选择市面上的一些成品,也可以根据家中现有的材料来自己自制鱼食。??????选择鱼食也是一个很有技术性的问题,构成生命力的最基本保证那就是物质的保证,我们会发现市面上所出售的鱼食,绝大多数的功能都不是单一的,例如有增色增亮的,有体形优化的鱼食,所以选择好的鱼粮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根据您的观赏鱼现阶段的状况选择不同的鱼食,以满足观赏鱼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但是,在现在的市场上,好的坏的真的假的都有。这让各位消费者饲养者们非常的为难。如果????自己是个选择强迫症,那么不妨试着自己做鱼食吧。????????如果想加强中大型食肉类观赏鱼的营养摄入(小型鱼类其实也可以如法炮制,仅仅是最后环节设法把该配餐的形状大小降低),使食谱多样化,并使其中一些鱼类品种达到增色效果,尝试一下????DIY自制营养配餐是值得尝试的路径之一。介绍几种简单的自制鱼食配方:??????????配方一:????????????1、麸皮60%、鱼粉30%、酵母粉5%、各种矿物质、维生素5,加入少量小麦粉水溶液作黏合剂,充分揉合后,在40℃条件下发酵2小时,再经纹肉机加工成颗粒状,晒干后备用。????????????2、黄豆粉或玉米粉20%、麸皮30%、猪血粉30%、鱼粉10%、酵母粉5%、维生素和矿物质5,加适量榆树叶粉或小麦粉水溶液作黏合剂,充分揉合后,40℃条件下发酵2小时,再加工成颗粒。??????????????????3、脱脂蚕蛹粉??30%、大麦粉??60%、鱼粉??10,配以相应黏合剂加工成颗粒。??????????配方二:????????准备少量鸡肝,首先将鸡肝煮熟后,再放入搅拌机中,同时放入????2个鸡蛋、几粒花生米、一袋鱼虫干、维生素B、维生素C、一瓣大蒜、两大勺面粉、少许虾米,搅拌均匀后,放入锅中蒸20分钟,最后将蒸熟的东西捣碎、晾干,就可以长期给鱼食用了。??????????配方三:????????放入????1大勺虾粉、1勺豆粉、3勺玉米面、1个鸡蛋,还可加入少量维生素C,搅拌或者揉搓均匀后,放入锅中蒸15-20分钟,蒸熟后捣碎,就可以给鱼儿食用了。????????另外,给鱼自制鱼食,制作时可以一次做完一个星期的。在制作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家中现有的材料适当增加些,也可以为鱼改变下口味。在自制的过程中可以适量加入些维生素????C,主要目的是增强鱼的抵抗力,让其少生病。????????????????
钓饵=基础饵料+主攻饵+状态饵+添加剂    1、基础饵料组成:喂养颗粒粉、麸香饵、代表性的饵料。(原塘颗粒、当地鱼长期使用的农作物钓鱼,饲养者长期喂养的饲料,还有厂家生产的各种饵料等都是基础饵。)   2、主攻饵组成:厂家生产的专向(鲫鱼、鲤鱼、草鱼等)鱼饵,单品专攻饵,单品有特性的饵料。   3、状态饵组成:饵料比列较轻,雾化好,稳定性较强的蛋白饵单品,如雪花粉、尺上、大白鲫、鱼宝、东峻等单品特效饵。   4、添加剂组成:具有气味、诱鱼力强、有代表性的添加剂和小药等饵料,添加剂要具有特性,能调整化解饵料中的异常味道,改变饵料对鱼的适口性才可以作为添加。   全部钓饵都是有这4大部分组成,我们知道这个公式,就可以根据当地的水域、天气、鱼情、季节来针对鱼种随心垂钓。 二、钓饵分型公式:腥香型+香腥饵+香型+腥型+淡型   1、腥香型:动物蛋白为主—植物蛋白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用于3月到4月、11月)   2、香腥型: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为辅—调整状态—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用于5月10月)   3、香型:植物蛋白为主—纯谷物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   4、腥型:动物蛋白为主—纯谷物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   5、淡型:淡味颗粒粉、纯谷物为主—麸类、薯类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   三、季节用饵示意表   1春季(早春)3月:腥香型钓饵配制,用含量高动物蛋白物质加入饵料中为主。颗粒粉10—20、红魔1号10—30、红魔2号5—10、超诱8—10、天元鲫黄10、V8 5克 、雪花粉20—50。   2、春未夏初(5—6月初)香腥型钓饵配置。用含量高的植物蛋白加入饵料中为主,用单品的动物蛋白为辅的饵料来还原于香的单品饵料调整钓饵的气味和味道。既要有鱼的适口性还要有诱鱼性。颗粒粉(淡味)40、中华鲤40、天下鲤40、樱花鲤40。   3、夏季至盛夏(6—7月中旬)香腥型、香型、淡型这几个月配制钓饵要以颗粒粉、纯谷物、麸香类为主要原材料,蛋白含量,蛋白含量高于20以上,对水域的要求适量添加一些动物蛋白质,再用单品饵料调整钓饵的状态,具有对象鱼适口性,诱鱼性。颗粒粉40、疯诱15、麸香鲫40、锦龙鲫5—10、酒米适量(糕点味)。   4、夏未至秋初(7月中—9月中)香型、腥香型、香腥型,这两个月配制钓饵要具有灵活性,植物蛋白动物蛋白合适度,粮食型和纯谷物均可用,对不同水域和鱼情,饵的要求要有更深层次的标准,也是在全年当中最难配制钓饵的阶段,水肥、鱼壮、气压低、湿度大也是鱼获不稳定的因素,所以我们要在配制饵料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水域配置钓饵,要有它的对应性、这样才能培养我们对付饵料单品使用上知特性的作用,才能真正获得经验上满足和丰富。   5、秋初至深秋(9月中—11中)香腥型、腥香腥、腥型三种配饵在这个阶段可以说会起到一定性作用,也是钓鱼高峰期,在用饵配置上,蛋白质含量高和气味上调整不断增长,自然性用饵和自然性规律性配饵,我们都要在这个阶段上体现出来,所以配饵要讲究一个原则(自然性配饵)主次分明,状态要求高,比重要求轻,气味和味道不可忽视。
用曲酒加中药泡玉米粒制作的饵料,钓鲤鱼效果很好。现介绍给广大钓友。一、用料1.玉米粒。选料要求:①黏玉米。黏玉米清香味浓,且甘甜,浆汁黏,不易流出。②粒大而饱满。棒小粒稀的玉米粒大,棒大粒密的粒小。③鲜嫩适度。新鲜玉米用手一掐冒白浆又不流淌为佳,掐不动的或太嫩的都不要。2.曲酒。选择曲酒150毫升,最好为50度以上的。3.中药。选择中药4味:丁香10克、茴香10克、细辛10克、八角(大料)10克。二、制作将一空罐头瓶洗净擦干,然后把鲜玉米粒、曲酒和4味中药置于瓶中,封严。每隔1~2天摇晃一次,使之均匀,一周之后即可使用。三、使用用此种方法制作的钓饵适合海竿串钩远钓,投掷距离一般距岸50~80米,在深水区域钓大鲤鱼,钓草鱼亦有效。因此,垂钓时与之相匹配的钩要略大一点,线要略粗一些。使用此钓饵垂钓应注意以下几点:1.每次出钓携带200~300粒,用小瓶装好,封严,带到钓点。将手洗净后,取出玉米粒,轻轻将鱼钩镶人玉米粒中,露出钩尖。动作要轻,尽量不让玉米浆汁流出来。然后将上好的鱼钩投入水中。2.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鱼吃食,玉米粒是不会掉下来的。因此,用此种钓饵不像用玉米面钓饵那样频频起钩换食。但如果长时间垂钓,玉米粒虽然不会掉下来,整个玉米粒也会发硬,且表面上沾上一层水锈,清香味变小,影响上钩。所以,每隔3~5小时,应换一次玉米粒。3.通常情况下,一旦铃声响,定是大鱼上钩。起钩时摇轮用力要均匀。因为此种钓饵不同于玉米面钓饵,使用玉米面钓饵,鱼咬钩后,玉米面钓饵在鱼挣扎过程中被弄碎,鱼钩直接钩入鱼的口腔,比较牢固。而用此种钓饵,鱼咬钩后,钩尖虽刺人鱼的口腔,但还有玉米粒卡在中间,钩得不深,不十分牢固。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在选择玉米粒时要嫩的,鱼咬钩后一挣扎,浆汁即被挤出,中间只剩两层玉米皮;二是起竿用力要均匀,尽量保持一个力度,别缓劲,将鱼拉到岸边,抄上来。4.使用此种钓饵应在窝子里撒些成熟的玉米粒做诱饵,以引来鱼群,提高上钩率。

6,怎样才好钩鱼

鱼饵的配制方法和使用技巧钓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俗话说“要想鱼上岸,就拿粮食换”,这充分说明了饵料在钓鱼过程中的重要性。“三年练竿,五年练饵”配制一款符合鱼儿口味的饵料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下面就从多个角度分析一下如何配制一款好的饵料 一、配饵公式:基础饵+主攻饵(腥+香)+状态饵+添加剂=钓饵基础饵是由多种纯谷物、胚芽类、豆粕类等按照比例组成的本味型的单品饵饵料,如;超诱、颗粒粉、酵香型、谷物香型、底窝料等都属于基础饵。颗粒饲料、超诱等谷物类饵料都可以当作基础饵使用 主攻饵(腥):主攻饵腥是由多种动物尸体经过精心加工制作粉碎而成的充当动物蛋白质来添加到单品饵饵料中,通过不同的载体混合制成有腥味或者腥香味的单品饵饵料。很多商品饵料里面添加虾粉、蚕蛹粉、螺肉粉等,这都属于腥味饵料。 主攻饵(香):主攻饵香是由少部分基础饵加上大量的复合型香味剂制成载体混合到单品饵饵料中,香味标准就是“浓香”,它的作用主要用于能够带动钓饵整体的统一味型。鲫鱼主攻饵,各种类型的鲫鱼饵料 鲤鱼主攻饵,各种类型的鲤鱼饵料 状态饵:状态饵是由麸类、雪花粉、轻质状态粉等原材料按照不同比例而制成的松散型、蛋白饵型、剥离型、连接型、雾化型等不同功效的饵料,它的作用是根据不同鱼情的钓法和不同钓饵的作用而制作出的功效型单品饵饵料。拉丝粉拉饵垂钓时使用,雪花粉增加饵料的雾化性,尺上、轻麸等都可以减轻饵料的比重增加饵料的雾化 添加剂:添加剂俗称(小药),小药的组成是多种做样,一般小药组成是各种促食剂、诱食剂、香味剂等多种有针对性的添加剂制作而成,另一种是中药配制,通过酒的侵泡方式,提取出中药内在不同药性机理味型,就能很好的刺激鱼类的好食性,饵料中能够合理添加小药,钓饵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各种味型的钓鱼小药 二、鱼饵搭配原则:1、注重颗粒饵和粉饵的搭配实际垂钓中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人对饵的感觉不能代替鱼对饵的感觉;所以饵料配置时首先要树立“以鱼为本”这一理念;我们发现“诱鱼、钓鱼、留鱼”是用饵之道的三个基本要素,在具体实践中缺一不可,颗粒饵主要用于留鱼,粉饵主要用于诱鱼;所以饵料搭配一定要考虑使用足够的颗粒饵,这往往在钓事中容易被钓友所忽视,重粉饵轻颗粒饵是普遍现象;颗粒饵是指通过机械等工艺流程形成的颗粒状饲料,也包括粮食类颗粒,竞技钓中大家都想找到“本塘颗粒”(亦称“原塘颗粒”),因为找到了“本塘颗粒”就等于找到了鱼的美食和万能饵,所以颗粒饵和粉饵的搭配是垂钓实践中最为基础的饵料搭配组合原则。2、注重饵料比重的搭配商品饵都有比重,开饵前要看清标识,一般情况下,浮钓用饵比重要轻,底钓用饵比重要重;但要注意一个问题,比重轻往往就是雾化好的饵,也就是说雾化好的饵比重都不重,我们知道,台钓用饵的最佳状态是一饵完全卧底,另一饵轻触底,假使我们用饵比重过重或过轻,调钓关系就很难掌握准确,要么极钝要么极灵,漂象可能会紊乱,这样一来鱼的很多有效吃口就抓不住,因此,在使用比重大的饵料时就要用比重轻的饵进行适当调整。3、注重饵料的味型搭配“尊重鱼的味型”是饵料配置的精要核心之处,“腥香甜酸臭”等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淡水鱼类最为喜欢的几种主要味型,其中,腥香搭配是垂钓中最为常见的饵料搭档,因为腥和香几乎涵盖了饵料中所有原料的气味特征;“季节和对象鱼的偏口嗜好”是考虑味型搭配的两大主要因素,钓什么鱼用什么味型的饵,喂什么味型的饵料,用什么味型的钓饵;大致要掌握主要味型在季节中的不同使用原则即可,一般情况而言“冬春主腥味,秋主香味,夏主清淡味”。4、注重主攻饵和辅助饵的搭配开饵时要根据鱼情来选择主饵和辅饵,盲目选用饵料和想当然地开饵是钓不到鱼的;鱼事前,要根据所钓对象鱼确定主攻饵,在主攻饵确定后再确定与其相适应的辅助饵料,实践中一般按照“主攻饵料+基础饵料+状态饵料”的公式来进行具体配置,主攻饵侧重对象鱼的主食性和味型,基础饵侧重对象鱼在吃口上的广谱性,状态饵侧重饵料状态的调整和对象鱼的最佳适口性。5、注重饵水比的搭配精确饵水比非常重要,过稀附钩性差,过干雾化性差,开饵时,一定要根据钓场的水情和钓棚的水深,计算好雾化时间,严格按照饵水比一次性开出,切不可稀了加饵,干了加水,这样才能开出最佳状态的饵料。6、注重按鱼的适口性搭配“鱼情决定饵料搭配”是一个成熟钓手应当遵循的基本用饵之道,也是垂钓活动中开饵搭配应当考虑解决的首要问题;饵料的硬软度和黏度以及钩饵的大小是考虑适口性的几大主要因素,既要追求饵料的雾化性,又要追求饵料的附钩性,既不能太硬,又不能太软,鱼喜欢什么就搭配什么,不是鱼去适应饵料,而是饵料去适应鱼,不迷信饵料,但却要顺应鱼的口味,设法投其所好,道理非常简单,“一方水土养一方鱼”,这永远都是不变之道。三、饵料的状态:主要有四点:雾化,融散,持钩性,和比重。雾化就是指饵料入水后在运行的过程中,饵料中的细小颗粒脱离饵团主体,逐渐融散于水,并在鱼钩的运动轨迹中形成一道自上而下雾状带的现象。不同的鱼情适用不同的雾化状态,竞技比赛钓手对雾化情有独钟,在赛场上主钓对象为鲫鱼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雾化状态最佳的拉饵,并让饵料在水的中上层雾化,这是由鱼的密度所决定的。但在野钓与竞技钓对雾化的要求截然不同,野钓鱼稀,水面上的杂鱼多,过度雾化有时会适得其反。拉饵虽然有优势,但也有不足,不少人钓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太看重雾化。拉饵把鱼的泳层搅乱了,假口自然就多,不中鱼在情理之中,有搓饵,始终将鱼控制在水的底层,鱼聚多了吃口自然就多。雾化是需要的但不是万能的,他的优点更多的体现在诱鱼的层面。在钓鲫鱼技术上,我们不能否认雾化的作用,但也必须认识鱼饵雾化的利弊,正确把握尺度,切勿滥用,必须根据所钓水深、对象鱼、钓法来合理选择使用雾化,这样才能钓有所获,否则也会适得其反。融散是指饵料到位后在水的作用下,饵料中的成分由外到内逐层脱落的现象。雾化和融散是相辅相成的,从表面上看两者都是饵料中的部分成分脱离饵团的现象两者好象是一回事,其实是有区别的。雾化主要表现在饵料由上而下的运动过程中,融散现象主要是在饵料到位静止后出现。持钩性是指钓饵在鱼钩上的附着能力和持续时间。饵料黏度大持钩性就强,黏度小持钩性就弱。不同状态的饵料有着不同附着能力和持续时间。饵料的雾化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诱鱼的层面上。而持钩性则表现在钓鱼的行为上。诱钓合一,就是说既不能否认雾化的作用,更不能否定饵料的持钩性,因此,在掌握饵料雾化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是基本要求,一味强调雾化而忽略饵料的持钩性也是失误。比重是指饵料在入水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快慢。下落速度快,饵料比重就大,所压浮标的示目就多,反之则轻,所压浮标目数就少。这是有由鱼饵所用的材料决定的,也与对水量的多少有关。钓手友必须根据所钓鱼种的大小,钓法,鱼情水情将不同比重的饵料互相进行搭配来达到调整饵料比重的要求,这点也不容忽视。四、配制鱼饵基本原则:1.主次分明的原则饵料的配制有许多原料可以选用,也常是数种原料的混合。但并不是原料的种类越多越好。有了麦麸,就不要糠粉了;有了香精就不要加芝麻油,应以一两种原料为主料,再加些辅料就行了。例如,以粉状的麦麸、豆粉和颗粒状小米、碎米为主料,然后再加些有气味的蒜汁、药酒为辅料即可,而且应该主次分明,尽量做到少而精。通常的做法是,或以粉类物质为主以颗粒状物质为辅,或以颗粒状物质为主以粉类物质为辅。2.吃不了,吃不饱,不想跑这也是配制诱饵的一个重要原则。这是我的一位朋友,在十多年前对我说的。其意思是指配制的诱饵使鱼不能吃完、吃净,也不能吃饱,可又舍不得离开。若是一次投的诱饵量过大,鱼吃饱了,就对钓饵不感兴趣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配制饵料时常常用粉末状物质,如麦麸、小米的原因。小米体积极小,一粒一粒的散落水底,鱼怎么也吃不饱,可又不愿离开。这也要求钓鱼人在投放诱饵时要掌握一定的量,不能一次投放太多。应该在投了第一次以后,等适当的时间继续投放,而且投放量更小,窝内始终有诱饵,可是始终都是那么一小团,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诱鱼的作用。3.虚实兼备气味,我们叫它虚的饵料,然而是必不可少的;粉末状的饵料,也可以称之为虚的,因为在水中雾化开以后很分散。实的是指颗粒状、块状物质,如米粒、饭粒、饼块等。虚的物质起到把鱼吸引过来的作用,实的物质是可以供鱼食用的,不过骨头类也是靠它的气味来诱鱼。配制诱饵虚实兼备是经验之谈。单纯使用小米、玉米糁当然也可以诱鱼,但是在小米中加些酒、中药液、蜂蜜类物质,其诱鱼效果会更好。酒、中药液、蜂蜜也属于虚的范畴。4.随机应变,灵活运用配制诱饵或使用钓饵都应该遵循随机应变、灵活运用的原则。饵料中的成分可以酌情增添或减少,灵活运用,其根据就是水情、鱼情。养鱼场的鱼吃惯了主人喂得饲料,钓这里的鱼应以该处的鱼饲料为主,适当加些自备的饵料。5.以一种气味为主无论是钓饵还是诱饵,其中的气味十分重要,因为鱼的嗅觉十分灵敏,其程度是人的500倍。鱼若发现了自己喜欢的气味会循着气味的来源方位游过去,游过去以后才会发现饵料。鱼类较喜欢的气味有芳香味、甜味、腥味、酸味,因鱼种的不同,习惯的气味也不同。根据鱼的这一生理特征,为了投其所好,在配制饵料时应注重气味的选择。在调配饵料的气味时应突出一种气味,不能将多种气味混合,结果出现怪味或无味,这样反而弄巧成拙,白白浪费饵料。气味的浓淡也应注意一个”度“,并非越浓越刺激越好,就是想味和甜味使用也是如此,过于浓烈的气味鱼是不喜欢的。气味的浓淡往往与气候、水温、水质都有关系,水质较好,水中食物丰富的水域,饵料的气味应该淡一些。若水质清澈,或是在寒冷的季节钓鱼,饵料的气味应该浓一些。五、配制钓饵注意事项:1.颜色鱼的视力弱,为了尽快让鱼发现钓饵,必须首先考虑钓饵的颜色。我们知道,成品饵也是很注重颜色的,都是鲜亮的白色、红色、金黄色,没有灰暗的颜色。我们配制钓饵也应突出这几种颜色,如有的钓友用白面粉加维生素,使饵料成为金黄色,此法是可取的。总之,钓饵的颜色应比诱饵的颜色更加鲜明。2.体积的大小也就是饵团的大小。有人用极小的饵料挂在钩尖上,据说钓鱼效果也不错,但大多数钓者还是用较大的饵团。面团饵要包住钩柄,蚯蚓饵也要穿满整个鱼钩。饵团的大小应与浮漂的浮力相匹配。因为浮漂都是事先调试好的,饵团过小过大,都会影响浮漂的信号。另外,还应考虑鱼种,不同的鱼,嘴的大小也不相同,嘴的大小也不相同,若钓鲫鱼,饵团则应小;钓大型鱼,饵团应大。3.软硬度饵团过软过硬都不行。过软了,经不起水泡浪击;过硬了,钩尖不容易挂鱼嘴。软硬度应近似鱼的耳垂那样。软硬度还应考虑水的深浅、风浪情况。有风浪时宜硬一些,无风浪时可以软一些。水浅水面小宜软,水深宜硬一些。鱼密度高,可软一些,鱼密度小,饵团在水中浸泡的时间长,宜硬一些。4.动态若是用动物类的钓饵,不应把小动物拍死使用,要用活的不用死。让蚯蚓、泥鳅、蚂蚱等小动物在水中能够蠕动,使之产生较大的吸引力,易被鱼发现。鱼也有吃活不吃死的习性,尤其是鲫鱼更是如此。即便是用素饵垂钓,在特定环境下也要适时逗鱼,以引起鱼的注意。
这就要看你的运气了,一般来说选择的位置食料是很重要的,当然你得有点钓鱼技术

7,初冬怎样钧鱼

在河岸掉啊
冬季钓鱼技术 第一,钓场非常的宁静,完全没有了其它季节的喧哗,农人已不再下田劳 作了,田野静悄悄,偶尔会有野鸟从头顶掠过,或有野兔在对岸小心窥探 你。委身于这种情境中,自己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另一个天地,到了一 个从未到过的地方。可以想象,只有在冬季,才会有这种特别的效果,人 已完全脱离了尘世,完全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中,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 ,享受着阳光温暖的抚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真让为娱而鱼的钓鱼人心 旷神怡,乐而忘返。 第二,鱼获并不比“旺季”少。虽然冬季的鱼行动慢,索饵不积极,但是 并不是说冬季的鱼不巡食。有过冬钓经历的钓鱼人大概都会有这样一种感 受,就是冬天的鱼虽然不肯咬钩,但一旦咬钩一般不吐钩,吃食似乎很放 心,迟点提竿无妨,滑鱼率低,而且有时索饵倒很勤。去年12月12日下午 ,天刮着北风,河上全被冰封了,只有桥的北边被风吹开一个三角形的水 面。我先抛第一根竿,待第二根竿刚抛出,第二根的鱼漂缓缓斜着下沉, 一提,一条鲫鱼出水,摘鱼上饵刚抛出,第二根的鱼漂重复同一动作,又 是一条鲫鱼入护,这样还没有打窝,两根竿却轮流作业,一阵子就有好几 斤鱼入账了。傍晚时,冻才化光,小河重现,而我们却恋恋不舍地在晚霞 中回归了。 第三,冬天钓鱼更要讲究技术,这要靠积累,没有技术钓不上鱼,也就无 乐可言。要诀、漫谈、钓具、钓位、天气林林总总,我觉得都有一定的道 理,都是钓友们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之谈,很有可取之处。本人的看法是 ,冬天钓鱼,水的深浅很重要,这跟天气有很大的关系。晴天时,中午的 鱼一般在浅水;而在早晚,鱼就会移入深水。在风和日丽的晴天钓浅水, 阴天或雾天钓深水。冬天的鱼确实不爱动,但若有温暖的阳光时,它还是 愿意游到浅水来享受温暖的,浅水在阳光照射下升温较快。若在无阳光可 照的阴天或雾天,它就会躲在深水里。大雾中照样能钓鱼,但一旦雾散反 而钓不到,就是因为阳光驱散了大雾,水温升高,鱼游往浅水的缘故。我 还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下午钓深水时,搓拉好长时间就是无鱼问津。待 太阳西斜,正要打道回府时,鱼却疯狂咬钩,一会便过足了钓瘾。仔细想 来还是因为浅水温度降低,鱼入深水之故,经常冬钓的钓友不会没有这种 机遇的。 第四,在有水流的情况下,鱼最好钓。我最爱在有流水的情况下钓鱼了。 夏天尤其是在雷雨之前,天气闷热的时候,鱼上浮不爱动,但只要有流水 ,不愁钓不到鱼。冬天同样如此,有流水的情况下可以多钓鱼。去年12月8 日下午,小河里的流水不知怎么大了起来,用拉饵明显效果不好。我情急 之下,用带来的“551”猪饲料撒了一个鱼窝,不到一小时便钓上两条两千 克多的金色大鲤,真出乎我的意料。俗话说“水动鱼动”是有道理的。同 时我还知道,用传统方法做窝容易招来大鱼。冬天,一般人都以为不能钓 鱼,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殊不知,冬天照样可以钓到鱼,而且还 能钓到大鱼。我钓得这两条鱼,震惊了左邻右舍,更令钓迷眼红。 第五,值得一提的是,冬钓用饵一定要少而精。冬天的鱼食量小,用饵无 论是香、腥、酸饵诱饵,尽量要用味浓些的,量不要多。钓饵首选是红虫 蚯蚓。我习惯用红虫,甚至武断地认为,只要窝中有鱼,它见到红虫无论 如何都要吃的,如果压竿逗引,效果则更好。是否偏激,钓友们不妨一试 ,至于钩要小、线要细、竿要软,这些都是常识,无须赘述。 冬天钓鱼的乐趣是无可怀疑的,只要有信心,在每次冷空气过后,气温渐 升时,背起鱼具包,约上几个钓友,到野外去钓一次,一定会感受到从未 有过的冬钓的魅力和风景。 冬钓技巧 野钓冬钓应用5.4米以上的长竿,大都使用6.3米左右的轻细竿,细线,钩 以鱼的大小选用,但注意钩条应细,弹性应好,饵以小麦蛋白饵较佳。 冬钓主要是调出合适的浮漂。让钩组离开水底半米左右调好目数(检验方法 是风线全部入水后十分钟左右浮漂的目数不再发生改变),然后挂上两粒平 时惯用的不大不小的饵,记住现在浮漂的目数,调整好水线的长度后就钓 这个目数。比如说,调出的目数是3目,拉上两粒饵后浮漂呈现出的是2目 ,那么把浮漂上调到相应的位置(注意,这个上调的距离如果大了,应再校 调一次浮漂,因为水线的长度增加了,线组的重力也增加了,因此必须再 调到3目),挂饵钓2目。大于2目则水线过长,等于2目则可能下钩饵不到底 ,必须超过2目,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往下调到2目方好。冬天鱼就饵的动作 已没有动感,只要感觉到浮漂上那0点几目微小变化,就可抬竿取鱼。 一般钓友除掌握平时的正常钓法之外,只要再掌握了上述方法(可根据情况 再加变化,不要墨守成规),基本上就能对付野钓中碰到的复杂情况,用我 们平时常用的台钓组合完全能够满足各种变化的需要。 水库冬季串钩钓法 冬钓串钩是诸多钓法中较为省力的一种钓法,特别适合于自然水域,是一 种老少皆宜的野钓方法。它的特点有: 一是适应了冬季近岸水清,鱼不敢靠边觅食的生活习性和安全本能,采取 投向二三十米甚至五六十米远的办法,主动寻找鱼群,从长期的垂钓实践 来看,在近岸一二米深的区域,如果没有水草以及障碍物的遮掩,或者是 水底淤泥少,不易形成上清下浊水色的话,这一时期鱼群的活动范围多出 现在距岸十米至百米范围内。 二是以大(竿、钩、线、饵的相对粗大)攻大(个体较大的鱼),鱼获效 果有可靠保障。冬天在自然水域中,由于个体较大的鱼类体力强健以及所 需食物的量大,即使是在水温较低的日子里,也仍在摄食,从而形成冬钓 常上大个鲤鲫和草鱼的现象。再从它的组合结构上看,由于钓组的可靠性 ,绝无断竿线之忧,而且由于投钩饵于陌生水域,所钓之鱼皆属“没有经 验的傻瓜”,故此钩线的粗大无碍,照样吃得牢,几乎没有遛鱼中脱钩的 现象。 三是由于没有小杂鱼闹钩,不需频繁收竿换饵,只需在各钩上穿上固态饵 、虫饵,或者用商品饵做成较粘的团饵,便能在十数分钟至一小时内无须 换饵,这也正符合了冬钓鱼咬钩慢的特点。 四是不需要事前做窝,也没有必要刻意地寻找钓点,大凡水底相对平缓、 不挂钩、水位不太深(在一米多到五米范围内均可),特别是大面积浅滩 的远水处,都是投钓串钩的好地方。根据冬季水温升得较慢的情况,我们 可以直接的把钩饵投向相对的远水。因为鱼在低温下只是很缓慢地呼吸着 ,这时即便你把饵投到它的身边,也不能引起它的食欲,所以投诱饵便成 了“多此一举”,只要在正常的天气下,一般到了中午前后温度较高时, 对温度十分敏感的鱼类便会开始游动起来,这也是鱼开始咬钩的时候。 冬季串钩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把握以下诸方面的要领。 出钓首先要选择好天气。冬钓对天气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温度决定着 鱼类的活动能力。可选择的天气有:一是连续数天的晴朗日子,如果再加 有二三级的西南风或东南风则更佳,这种天气鱼咬钩时间较早,上午九十 点钟就会上鱼,且个头大的较多,这是冬钓中最佳的气象条件;二是多云 天。如果风向不稳(即刮乱风),效果便会大减,反之仍有较佳鱼获;三 是早晨出行天阴,但随着午时的到来,天气转暖,便会在午后有较好的鱼 讯,特别是在一两点钟,鱼更是吃钩踊跃。与此相反的情况是,早上天暖 ,午时变冷了,鱼讯必然锐减;四是晨雾迷漫,一二小时后便散去,接着 是丽日当空,这种天气虽说风力较弱,但由于空气中湿度高,使得空气清 新,正是鱼儿活跃之时,鱼是肯咬钩的。但如果是白霜满地的日子,即使 随后天晴,也不是钓鱼的好日子,因为霜寒过重,使“三温”难以复高, 鱼自然少动了。 其次要精细各个环节。注意一些垂钓中的细节,会增加钓获。用饵方面: 宜小不宜大,宜软不宜硬,形态上宜粘不宜散,饵色上宜白(鲜亮)不宜 暗。其次可在一串钩上挂二至三种饵,即荤素搭配,但如果以钓草鱼为主 ,则以酒糟粒为最佳,并兼顾鲤鲫等鱼,当主钓个体不大的鲫鱼时红蚯蚓 最佳。架竿问题:串钩钓与爆炸钩钓的显著区别在于,一个钩上有饵,一 个是空钩,因而串钩钓时如何使鱼在咬钩时能提高中钩的机率,这与竿子 的架法大有关联,最佳的架法应是竿尖与钓点成一线,并使竿线的角度保 持在30度至60度之间,这样当鱼咬钩时即使慢了半拍扬竿或者不能及时提 竿,竿线的张力与弹性也会使鱼在挣扎中钩牢而难逃。扬竿问题:钓串钩 的扬竿方面钓友中有两个极端,一种是猛然大幅扬竿,其结果常导致断线 和扯豁鱼嘴,另一种是干脆不扬竿,见有动静只把竿握起收线,又时常发 生收着收着失去了重感——鱼跑了,其原因一是鱼吃得浅,二是饵过硬, 无外力刺入,脱钩也是正常。我的体会是力度适中,即竿尖扬时稍过头顶 ,这样可减少上述两种方法的失误。把握时机:冬天的鱼咬钩一般时间性 比较强,除了连续几天大晴气温较高,鱼几乎全天候咬钩外,大部分时间 是有规律的,具体讲,上午开口时间多在9点到10点左右,如天气稍差则要 推至午时的12点到13点,但每天的13点到15点这段时间,就是鱼最肯咬钩 的时候了。
最好去大棚不要上冰,天冷鱼喜欢在深水因为暖和,鱼饵选择腥香型的以腥为主,注意好时间,因为鱼儿还是会在某些时间来进水觅食
同平常差不多,多穿点,防冷。多钓水深处。杆子4.5米以上好一些。
你好!冬天钓鲫六技 寒的冬天,也能钓到鱼,特别是鲫鱼,这是向科学根据的。从物理学角度看,水面温度即使降至0度,甚至更低,深水区的水温也能保持在4度。而一般鱼类的最佳生长水温是 15~25度,超过 30度或低于 4度时即不吃不动。鲫鱼属耐寒鱼类,在4度时还是照常进食。它们为厂生存和次年的繁殖,只要自食可吃仍不会错过机会,所以寒冬也能钓鲫鱼,如果得法,甚至可以做到鲫鱼满篓。 钓具要小巧灵活 钓谚云:“冬钓鲫鱼三大巧,竿长、线细、鱼钩小。”手竿宜长,以5.4-6.3米为好,因寒冬钓点离岸边较远,竿长才能钓远、钓深。渔线易细,以进口 0.l-0.15毫米为宜。鱼钩宜小,以进口4-6号钩为宜。此外,坠子宜小而重,可将粗保险丝捶平、捶薄,剪成小长方形裹在渔线上。浮漂宜用细长漂,以“七星浮漂”的三粒为好,一粒在水中,一粒在水表,一粒平躺在水面。这样小巧灵活的钓具配置,主要是针对寒冬鲫鱼活动量小、吞食时嘴张得小、摄食动作轻微等特点而设计。此外,钓组整体灵敏度高,有利于观察鲫鱼拱饵咬钩的微弱信号,以便把握提竿时机,扩大约获量。 天气要晴暖无风 寒冬钓鲫鱼,要选择晴暖无风的好天气卿鱼在寒冬时节,对天气的阴、晴、风、雨、雪等各种因素都有敏感的反应。因此,严冬钓鲫鱼,天气便成为影响获鱼多少的重要因素。理想的天气是;晴暖无风、阴但温暖、寒潮l-2天后气温陡升时。不理想的天气是:阴雨连绵、风雨交加、寒潮袭击、虽晴但冷等。这是因为晴暖人风的天气,气温相对高些,鲫觅食较活跃。 钓午 钓谚云:“冬钓午”,寒冬一日之中鲫鱼咬钩的最佳时间是 9-15时,此时气温、水温较高,是鱼儿活动觅食的好时机。其他时间,由于气温、水温较低,鲫鱼处于冬眠或半冬眠状态,少吃少动,很难有鱼上钩一中午出钓正合时宜。 钓场宜小水域 寒冬钓鲫鱼要避开大水域和流动性水域,宜选择小水域。水面小吸热快,水温相对高些。水深的池塘更理想,一是鱼多,二是容易上鱼。 要钓潭、钓阳 潭者,指水域的深水区。寒冬,鲫鱼游到深水区“避寒”。因此,钓点应选择在水深l-2米处下钩为宜。寒冬钓深,并不是说水越深越好。水深超过6米以上,光照不足,天然饵料缺乏,没有鲫鱼栖息、觅食,岂能钓到鱼!阳者,是指垂钓水域中向阳的地方。鲫鱼对水温变化极其敏感,在同一池塘,鱼儿多栖息和觅食于向阳的一侧,故钓点应选择朝南的一侧。如果向阳一侧伸竿有障碍,侧阳亦可。 鱼饵要香、要活 寒冬钓鲫鱼,诱饵要香,以“药米”为上乘。其做法是取灵草50克、排草6O克、香松50克小茵30克、滑石 30克、大黄 10克(均为无毒中草药),放人高粱白酒浸泡,一个月后就可使用,但泡的时间越久,效果越好。垂钓前夕,将药酒倒人少许盛有大米的塑料瓶中,制成“药米”,“药米”下水之后,香味很浓,鲫鱼特别喜欢吃,而却久留不会游走,若钓行手中无“药米”,也可用麦麸、酒浸碎米、玉米渣。菜籽儿饼。啤酒糟、食品屑儿等,搀人少量的食用香精或曲酒、糖,效果也不错。寒冬钓鲫鱼的钓饵一般是活食唱主角。线虫、蚯蚓效果最佳这两种钓饵腥味浓、蛋白质含量高、颜色红艳,下水后又能蠕动,鲫鱼见到如此美餐,岂能放过! 有些池塘,鲫鱼吃惯了素饵,用索饵作钓饵也不错,可用红黄(红薯)粒、玉米粑、面粉、啤酒糟中未烂的麦子、玉米粒,如果加点香精、曲酒、糖,效果更好。 把握握竿时机 寒冬水温低,鲫鱼游动、觅食的速度慢,以钓守窝为佳。打窝后,鲫鱼游进窝点需半小时左右,故要耐心等待,切不可“蜻蜒点水”,频频换位。下钩之后,还应随时提动钓钩,使死饵变活饵,刺激鱼的食欲,诱它上钩。适时提竿同样重要。寒冬,鲫鱼摄食时嘴张得很小,动作极其轻微,因此要集中精力观漂,稍有颤动即应提竿。按照前述钓具的组合,鲫鱼吃上钩后,如果用“七星浮漂”,三粒漂一般是水中和水表的一、二粒徐徐上冒;如用立漂,一般是浮漂慢慢上升或平倒于水面或慢慢下沉,这就是提竿的最佳时机。一见浮漂有微动,便适时提竿,一条欢蹦活跳的鲫鱼,便被从“鱼间”拉到人间。
  一、钓天气与时间差   1.天气:每年的“立冬”至“冬至”,在寒潮来临前夕,气候多为晴暖或多云天气,钓鱼儿者如能适时掌握天气变化的特点,往往出钓能有好的钓获量。   2.时间:鱼儿的生活习性是随着天气的变化而一日三迁,影响到其洄游活动范围。当天气温度低时,鱼儿藏于深水中,当太阳升起,热辐射水面,浅水域升温快,鲤、鲫等迥游鱼儿类多游向天气高的水域晒背、嬉戏,此时多在上午九时以后,下午十五时以前,为初冬钓鱼的最佳最段。   二、选好钓鱼儿的点位:   冬季出钓,一个好的钓鱼儿的点位可以出奇制胜,甚至给人以惊喜的感觉。钓鱼儿的点位选择一要向阳,二要避风,三要根据水温、水域的深浅广布窝点。   1.钓深水,钓低洼处:   冬季,早晚天气低,宜钓深水低洼处。每逢北方冷空气南下时,浅水域多会结一层薄冰,而向阳、背风的深水面,很少结冰,依旧水波荡漾,清晨还会看到冉冉升起的水蒸气。这说明深潭水温暖和,天然饵料也多,是鱼儿类聚集、栖息、觅食的窝点。   2.钓浅滩与流水口:   在中午前后,阳光充足的日子,天气升高,宜钓在向阳、背风,离陆岸近的浅水域、滩头。针对鱼儿类的趋暖性,打下诱饵、做窝,当鱼儿类向水温高的水域游弋时,有利聚鱼儿和钓鱼。那些与沟、塘等相通的常年及季节性的流水口,水流会将各种食物带进水域,鱼儿类有在活水中游弋习性,钓获的机率也较高。   三、因水施饵   冬季自然水域中各种水生植物、水草、芦苇等基本枯黄,鱼儿不再青睐植物的叶、茎。因水施饵是钓鱼的关键   1.诱饵:根据冬季水温低的特点,宜用热性的粉末状的浓香甜味重饵打窝。出钓前将麦麸、玉米粉、芝麻、黄豆粉等用文火炒熟,不待冷却,即加入部分白酒闷上一晚。白酒具有浓郁的香,带甜味,属热性。带入钓点后,如有条件再拌入豆渣等,每次投窝饵团用量宜250克以上,浓郁、香甜的重饵是冬季诱鱼儿、聚鱼儿的秘密武器。   2.钓饵:可根据水情和鱼儿性,灵活使用。荤饵:可用红蚯蚓、蝇蛆、虾仁等;素饵:可用米饭粒、熟山芋丁、红薯丁等。初冬的鲫鱼儿鲤鱼儿,因水凉,嘴张不大,咬钩动作非常轻,反映到浮漂上的信号弱,往往会稍纵即逝。正确的方法是当浮漂点动沉下一目或二目,即应果断地轻柔扬竿上鱼儿。
文章TAG:鱼钩要怎么做好吃鱼钩怎么做好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路亚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