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渔具 > 知识 > 鲈鱼能活多少年,鱼的寿命有多少

鲈鱼能活多少年,鱼的寿命有多少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30 13:35:09 编辑:四国钓鱼 手机版

1,鱼的寿命有多少

有关鱼的寿命之说,记载不多。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出版的博物史料中,记载了100~150岁的鲤鱼和200岁的狗鱼。 据国外文献介绍,鲤鱼的寿命很长,据说可活300年。狗鱼的寿命也很长,传说1794年在莫斯科近郊皇后湖捉到一条狗鱼,它的鳃盖上穿着一条金环,上面刻着“沙皇鲍利斯费多罗维奇放生”。据查,沙皇鲍利斯的朝代是1598~1605年,由此可见,这条狗鱼已在湖中活了200年左右。有一种叫做“欧洲猫鱼”,在英国的 湖泊里可以活60多年。美国鳗的寿命最长的达到50年。鲫鱼可活到10 岁以上,由鲫鱼演变而来的金鱼的 寿命可达30年。 海洋里的鱼类寿命要比淡水鱼 短一些。比目鱼可以活60-70岁,海 鳗可活55岁。鳕鱼可活13岁,蝶、鲱鱼30岁,鲈鱼25岁,红鱼20岁,成海 的鲷鱼151岁,挪威沿海及北海的海 鲱23岁。 但有的鱼类寿命比较短,例如 大家熟知的塘鳢鱼。它的寿命大约 只有1年,棘鱼可活3年,白 虎鱼和 我国海里生长的银鱼,它们只能活1 年左右。
不同的鱼寿命都不一样的,几个月到几十年都有,但是很少有养到寿终正寝的,不是生病死了,就是养鱼的人审美疲劳,送人,卖了,甚至吃掉的都有。

鱼的寿命有多少

2,鱼的寿命有多长啊

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捕捞的影响,绝大多数鱼都不能够完成它们的整个生命过程而寿终正寝。所以,我们很难知道其生理寿命,只能了解其生态寿命。通常的做法是:根据捕到的某种最大个体(鱼类终生生长,个体越大,年龄也越大)体组织(如鳞片、耳石、鳍条、支鳍骨、鳃盖骨、脊椎骨等)上的年轮来判断其寿命。 一般说来,鱼类的寿命与其个体大小和性成熟年龄有关。鱼体越大,性成熟越晚,寿命就越长。从这个角度讲,世界上最大的鱼——鲸的寿命应最长。可惜,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它的寿命一无所知。据报道,生活在里海和黑海里的欧鳇,体重可达1500千克,寿命高于100年;而我国长江里的白鲟,寿命也接近100年。很多小型鱼类,如淡水里的鱼假虎鱼、青鱼将、银鱼,寿命只有一年左右。尽管鱼类的寿命种间差异很大,但绝大多数鱼的寿命集中在2~20年之间,其中又有60%集中在5~20年,能活到30年以上的鱼类不会超过10%,而2年以下的也只有5%。在我国的淡水鱼中,银飘鱼:鳌鲦鱼、红鳍鱼白、铜鱼、黄颡鱼、银鲴、沙鳢的寿命在2~4年之间;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鲂鱼、翘嘴红鱼白、鳜鱼的寿命多在7~8年,个别可活到10年以上。海水鱼的寿命较短些。 另外,同种鱼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其寿命也有差异。如大黄鱼,在浙江沿海 可活29年,而在福建、广东沿海,通常只有17年的寿命,到了海南东部海域,仅活9年。
观赏鱼的寿命在10年左右,
浅谈常见淡水热带鱼的寿命(转贴)。 在整个脊索动物门中,鱼纲是底端物种,鱼缸又分两大亚纲,即软骨鱼和硬骨鱼。 软骨鱼多属原始鱼种,卵胎生,保持着独特、原始的生存方式,甚至很多生存至难以探寻的神秘深海,是鱼纲中人类研究所知比较匮乏的鱼种,但是它们的特点是拥有较长的寿命和成长期(在此不作阐述)。   常见热带鱼,往往只涉及硬骨鱼的两大目:即鲤形目和鲈形目。常见鲤形目包括:鲑科(红鲑、浙罗鲑)、鲤科(中国四大家鱼、侧线等)、鲇科(各种猫鼠鱼)、鳢科(铅笔、花鳢)、拟鲤科(食人鲳和灯鱼类等)、龙舌骨科(各种龙鱼)等。常见鲈形目包括:鲷科(地图、罗汉、各种神仙、短鲷等)、攀鲈科(战船、斗鱼、曼龙马甲等)、胎鳉、卵鳉(孔雀、红剑、黄金鳉等)   这里我教各位一种很简单的判断鱼属于鲈形目还是鲤形目的方法,看鱼的胸鳍,如果胸鳍在腮盖后方,透明或半透明,柔软且没有硬骨支撑,并不停左右划动或抖动的是鲈形目,像地图、神仙、曼龙、孔雀、斗鱼等。如果胸鳍有一根较粗硬骨支撑或颜色较深,在头部和胸部下方,偶尔滑动甚至不划动的属于鲤形目,像清道夫,侧线、食人鲳、龙鱼等。   鲤形目在淡水鱼中占大多数,尤其鲇科就占了所有淡水鱼的一半。并且,鲤形目多数科属生活在温寒带,生命力和抗病力更强,故同等大小的鱼,鲤形目寿命更长。   鲈形目中的鲷科,攀鲈科等,大多数不耐低温,基本生活在热温带,寿命较短,并且像攀鲈科(毛足鲈属、斗玉属、嗅腺鲈属)和各种鲷科(慈鲷亚科、松鲷亚科(泰国虎及桂鱼)、丽鲷亚科),在年老时,身体各鳍都会像人的皱纹一样,开始变形,弯曲,能够明显体现衰老状态。   某种鱼的平均寿命,对各种鱼的判断方法及科学家的判断方式不一样,一般基本按照鱼的性成熟龄进行计算,如:龙鱼性成熟年龄为5-7年,而寿命基本按照Xx8=48年,8为加成系数,而红绿灯3个月性成熟,3X8可以活两年。好比人,11--14岁具备生殖功能,那么自然预测寿命就基本控制在88--112岁,但是鲈形目寿命偏短,应把加成系数列为7左右,那么,七彩神仙的寿命大约为11个月性成熟X7=6年左右。中国一些寒带的鱼,尤其是新疆北部高山湖区的鱼类虽然性成熟要10多年,但是真正寿命还没有准确记载。以生殖龄判断鱼类寿命不能很准确,但是对硬骨鱼类,尤其是常见且已经有丰富记录的鱼是比较适用的。所以,各位不断争论哪种鱼的自然寿命多少,可以参考公式及文献记载的性成熟年龄就能够判断。当然,由于很多疾病,衰老导致的抗病力地下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大多数鱼都难以达到自然衰亡的鱼龄。并且鱼类患肿瘤死亡的几率也比较高,尤其一些性成熟短的鱼类,衰老后身体出现了很多奇异病状,主人怎么医治都无济于事,其实,它很可能已经患上肿瘤,机体出现变异,凹凸物、花斑等,只能等待死亡。
有很多年的,一般都是3到5年,除了少数的能到8年以上,不过已经很不错了,一般养鱼的也就3年,鱼就死了

鱼的寿命有多长啊

3,鱼的寿命有多长

浅谈常见淡水热带鱼的寿命(转贴)。在整个脊索动物门中,鱼纲是底端物种,鱼缸又分两大亚纲,即软骨鱼和硬骨鱼。软骨鱼多属原始鱼种,卵胎生,保持着独特、原始的生存方式,甚至很多生存至难以探寻的神秘深海,是鱼纲中人类研究所知比较匮乏的鱼种,但是它们的特点是拥有较长的寿命和成长期(在此不作阐述)。  常见热带鱼,往往只涉及硬骨鱼的两大目:即鲤形目和鲈形目。常见鲤形目包括:鲑科(红鲑、浙罗鲑)、鲤科(中国四大家鱼、侧线等)、鲇科(各种猫鼠鱼)、鳢科(铅笔、花鳢)、拟鲤科(食人鲳和灯鱼类等)、龙舌骨科(各种龙鱼)等。常见鲈形目包括:鲷科(地图、罗汉、各种神仙、短鲷等)、攀鲈科(战船、斗鱼、曼龙马甲等)、胎鳉、卵鳉(孔雀、红剑、黄金鳉等)  这里我教各位一种很简单的判断鱼属于鲈形目还是鲤形目的方法,看鱼的胸鳍,如果胸鳍在腮盖后方,透明或半透明,柔软且没有硬骨支撑,并不停左右划动或抖动的是鲈形目,像地图、神仙、曼龙、孔雀、斗鱼等。如果胸鳍有一根较粗硬骨支撑或颜色较深,在头部和胸部下方,偶尔滑动甚至不划动的属于鲤形目,像清道夫,侧线、食人鲳、龙鱼等。  鲤形目在淡水鱼中占大多数,尤其鲇科就占了所有淡水鱼的一半。并且,鲤形目多数科属生活在温寒带,生命力和抗病力更强,故同等大小的鱼,鲤形目寿命更长。  鲈形目中的鲷科,攀鲈科等,大多数不耐低温,基本生活在热温带,寿命较短,并且像攀鲈科(毛足鲈属、斗玉属、嗅腺鲈属)和各种鲷科(慈鲷亚科、松鲷亚科(泰国虎及桂鱼)、丽鲷亚科),在年老时,身体各鳍都会像人的皱纹一样,开始变形,弯曲,能够明显体现衰老状态。  某种鱼的平均寿命,对各种鱼的判断方法及科学家的判断方式不一样,一般基本按照鱼的性成熟龄进行计算,如:龙鱼性成熟年龄为5-7年,而寿命基本按照Xx8=48年,8为加成系数,而红绿灯3个月性成熟,3X8可以活两年。好比人,11--14岁具备生殖功能,那么自然预测寿命就基本控制在88--112岁,但是鲈形目寿命偏短,应把加成系数列为7左右,那么,七彩神仙的寿命大约为11个月性成熟X7=6年左右。中国一些寒带的鱼,尤其是新疆北部高山湖区的鱼类虽然性成熟要10多年,但是真正寿命还没有准确记载。以生殖龄判断鱼类寿命不能很准确,但是对硬骨鱼类,尤其是常见且已经有丰富记录的鱼是比较适用的。所以,各位不断争论哪种鱼的自然寿命多少,可以参考公式及文献记载的性成熟年龄就能够判断。当然,由于很多疾病,衰老导致的抗病力地下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大多数鱼都难以达到自然衰亡的鱼龄。并且鱼类患肿瘤死亡的几率也比较高,尤其一些性成熟短的鱼类,衰老后身体出现了很多奇异病状,主人怎么医治都无济于事,其实,它很可能已经患上肿瘤,机体出现变异,凹凸物、花斑等,只能等待死亡。
金鱼的寿命长短与其饲养条件及鱼体体质有关,一般人认为金鱼寿命只有6--7龄,但有人观察到金鱼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可以活10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当金鱼显出老态时,观赏价值越来越低也就没有饲养价值了。 (一)放养方法 要求水质清新,放养密度合理,一般一个水族箱(60厘米x30厘米x35厘米)可放养2龄金鱼5--6尾;如果水族箱安装充氧机,其放养密度可增加1--2倍。 用鱼塘养殖放养密度应依其品种来决定。在放养鱼苗前20--30天,需将塘水排干,挖去淤泥注入水,然后放入新鲜生石灰。生石灰化开后,每0.067公顷投放50公斤左右,将灰浆全池泼洒,次日上午再将淤泥与石灰浆拌均匀消毒灭害。也可将漂白粉溶于水后全池泼洒,使全池浓度为20x10(的负6次方),漂白粉清塘后1周即可放养。放养时间多在6月上旬。如果是体长1.5--2厘米的鱼苗,每0.0067公顷水面可放养1.5万尾。 若用鱼盆等容器(能盛水30厘米深,直径70厘米),可放养体长2厘米的金鱼30尾,体长5厘米的金鱼15尾,体长10厘米的金鱼2尾。如放养密度过小,则出现鱼体延长、游态野性等不利特征;如放养密度过大,则出现鱼生长缓慢、容易发生浮头现象。放养在坑塘的鱼苗经1个月左右,到7月中旬体长达3--5厘米时,还需"拉网"1次,进行第2次挑选并调整放养密度。 容器放养金鱼,要求提前晾水1--2天,铺砂种草后徐徐加水。然后将运回的金鱼连同塑料袋一起放入水族箱内, 并悬于水体中上层约30分钟,待袋中水温接近水族箱水温时,解开塑料袋将鱼放入水中,将袋中的水倒出箱外。待鱼在水族箱内适应1--2天后,才开始投喂饵料。 在金鱼饲养容器中种植适量水草,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水中氧气不断得到补充。水草不宜过多,以防水草在晚上吸收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引起金鱼缺氧而出现浮头。 在养鱼容器中放养的水草一般是金鱼草和龙须草,以及皇冠草、网草等,最好是金鱼草,选取粗壮色绿枝条10条左右(可从溪河中捞取),每条长约20厘米,基部用细线轻扎成束,我们放入鱼盆或鱼缸内,并用小卵石填满,然后将鱼盆或鱼缸放置在窗口多照阳光。两周需要摘短再种或另选新草种入。 ( 二)投饲技术 投喂的活饵主要是从生活污水中捞取的水蚤(又称红虫、水蛆)、捕捞或人工养殖的水蚯蚓等,也可投喂蛋黄。植物性饲料主要是小米、小叶浮萍、熟面条、米饭、豆饼渣、麦麸、豆浆等。还可投喂人工合成颗粒饲料。投喂金鱼的饲料要求新鲜、易消化、营养价值高。 在投喂水蚤等鱼虫前应将其在清水里漂洗几次,以免带进虫害。 新孵出来的小鱼3天内可不喂食料。3天以后,仔鱼开始觅食时即可投喂蛋黄。其方法是,将煮熟的蛋黄用纱布包裹,然后挤入水中仔鱼密集处。初孵化出来的仔鱼无抗饥力,所以一定要按时喂食,每天早晨喂1次。1个蛋黄可投喂仔鱼2000--3000尾。仔鱼10日龄以后逐渐长大,能自由游动觅食,此时可投喂水蚤虫,大约再过1周以后可喂轮虫,此时水温应控制在10--20℃之间,水温不能忽高忽低。幼鱼饲养过密会使其生长发育受阻,要及时分养。幼鱼长出尾鳍时,要根据尾鳍的好坏经常进行挑选,并将大小金鱼分开饲养。为了翌年春天繁殖好金鱼苗,入冬前应将种金鱼喂好,尤其要注意投喂动物性饵料,以促进其性腺发育多产卵。由于金鱼无膨大的胃,不能一次吃很多饵料,因此在喂饵料通常每天只在早晨喂1次,数量不能过多。炎夏季节水温高,喂饵时间宜在早上7点钟前后进行。冬季严寒水温低,可在中午12点钟前后投饵。由于冬季金鱼活动少,摄食也少,每天投饵约为平时饲料的1/4--1/2就够了,投饵量以当天吃完为宜,但在晴天温度较高时,金鱼仍有一定的食欲,此时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提高其抗寒能力。 (三)换水要求 饲养金鱼的水要有足够的溶氧量。为了提高含氧气量, 养鱼用的水需要勤换。换水时间的长短因季节不同,春秋季节大约每隔1周换1次水,夏季每2天换1次水,以晴天早晨7--8时或下午4--5时后换水为宜,切忌炎热季节的中午换水或换鱼。 冬季由于金鱼活动减少,摄食量和排泄也相应减少,可选在晴天中午换水,一般10--15天换1次水。金鱼越冬期呼吸量虽然减少,但也要适当加深水层,以增加养鱼容器中水的含氧量,同时在容器上加盖,以提高水温,给鱼创造良好的越冬环境,避免冻伤。夏季为了给金鱼防暑降温,水层要由原来的25--30厘米增加到35--40厘米。饲养金鱼的容器小,换水时间需相应缩短。有时金鱼的饲养缸池或坑塘中的老绿水会突然澄清,这是因为金鱼吃剩的活饵水蚤在水中吃掉了绿水中的藻类,遇此情况应立即将养鱼容器中的水全部更换成清水,防止金鱼发病。 金鱼的寿命长短与其饲养条件及鱼体体质有关,一般人认为金鱼寿命只有6--7龄,但有人观察到金鱼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可以活10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当金鱼显出老态时,观赏价值越来越低也就没有饲养价值了。
比人的寿命还难以捉摸~~
由渔民决定鱼的寿命

鱼的寿命有多长

文章TAG:鲈鱼多少多少年少年鲈鱼能活多少年

最近更新

渔具排行榜推荐